[发明专利]重型汽车传动轴万向节凸缘叉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1779.1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鞠小平;万小民;朱旭宏;鞠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小平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1D1/10;B24B5/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曹征贵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汽车 传动轴 万向节 凸缘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重型汽车传动轴万向节凸缘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传动轴万向节凸缘叉是一种重型承载汽车产品中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或全轮驱动)的重要连接件,由于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悬架变形,驱动轴主减速器输入轴与变速器(或分动箱)输出轴间经常有相对运动,此外,为有效避开某些机构或装置(无法实现直线传递),必须有一种装置来实现动力的正常传递,于是就出现了万向节传动。一旦该零件失效,传动不准确,将影响安全行车。在现有技术中,传动轴万向节凸缘叉,零件设计较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较为严格,且齿形与其它加工尺寸形位公差要求较高,很难控制,造成生产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保证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重型汽车传动轴万向节凸缘叉的加工方法,它能很好地克服以上产品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重型汽车传动轴万向节凸缘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工件后端面C及外圆A为基准,在Z5140B钻床上预钻齿D的最小内通孔;同上基准,在车床上粗车齿D内孔、内孔F及内端面G,控制端面的深度尺寸;以工件内孔F、内端面G及齿D内孔为基准,粗车外圆A、B及端面C,在端面E上划线控制钻孔偏中心及长度尺寸;将工件整体调质处理,调质硬度为HB210~250,然后抛丸处理;以外圆A及端面为基准,在PUMA405车床上精车齿D内孔、内孔F及内端面G,控制至大端面的长度尺寸;以工件内孔F、内端面G及齿D内孔为基准,在PUMA405车床上精车外圆A、B及端面C,控制外圆尺寸及端面尺寸;将工件外圆感应淬火,控制硬度HRC50~59,深1~5mm;上拉夹,以后端面C为基准,拉齿N65X2.5X30X24-10H DIN 5480;采用专用锥度带齿芯棒,以齿为基准,磨外圆A、B,保证垂直度及端面跳动符合图纸要求;上铣夹,铣两端面E,加工孔H,钻孔、攻螺纹I,至图纸尺寸确保同轴度、垂直度至图纸要求;清理、去毛刺、上油防锈,放入专用流转车内,入库。本发明由于工件外圆与齿中径要求较高,特采用专用锥度带齿芯棒磨外圆;外圆热处理:表面高频淬火处理,淬火深度1~5mm,硬度HRC50-59,提高了外圆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生产的部件,具有很高的连接性能,强度高,安全性好;并具有生产效率高,确保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结构示意图;
1、外圆A,2、外圆B,3、端面C,4、齿D,5、端面E,6、内孔F,7、内端面G,8、孔H,9、螺纹I。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重型汽车传动轴万向节凸缘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工件后端面C3及外圆A1为基准,在Z5140B钻床上预钻齿D4的最小内通孔;同上基准,在车床上粗车齿D4内孔、内孔F6及内端面G7,控制端面的深度尺寸;以工件内孔F6、内端面G7及齿D4内孔为基准,粗车外圆A1、B2及端面C3,在端面E5上划线控制钻孔偏中心及长度尺寸;将工件整体调质处理,调质硬度为HB210~250,然后抛丸处理;以外圆A1及端面为基准,在PUMA405车床上精车齿D4内孔、内孔F6及内端面G7,控制至大端面的长度尺寸;以工件内孔F6、内端面G7及齿D4内孔为基准,在PUMA405车床上精车外圆A1、B2及端面C3,控制外圆尺寸及端面尺寸;将工件外圆感应淬火,控制硬度HRC50~59,深1~5mm;上拉夹,以后端面C3为基准,拉齿N65X2.5X30X24-10H DIN 5480;采用专用锥度带齿芯棒,以齿为基准,磨外圆A1、B2,保证垂直度及端面跳动符合图纸要求;上铣夹,铣两端面E5,加工孔H8,钻孔、攻螺纹I9,至图纸尺寸确保同轴度、垂直度至图纸要求;清理、去毛刺、上油防锈,放入专用流转车内,入库。具体实施时,确定使用设备、会同锻造厂会签图纸,设计专用夹具和刀具,会同热处理厂制定热处理加工要求。根据以上重型汽车传动轴万向节凸缘叉的加工方法实施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小平,未经鞠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嚏根草配基空间异构体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腐蚀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