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集成传输线补偿组件的电互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1958.5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7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T·康特雷拉斯;卢兹·弗兰卡-内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5/02 | 分类号: | G1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郭定辉 |
地址: | 荷兰阿***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集成 传输线 补偿 组件 互连 系统 | ||
1.一种设备,包括:
发射器;
接收器;和
传输线,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传输线包括:
形成阻抗不连续的第一非均匀性;和
补偿特征,集成在传输线中形成第二非均匀性,所述补偿特征具有补偿第一非均匀性的阻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特征以集成在传输线中的导电迹线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特征具有至少部分从源阻抗、非均匀性的阻抗和非均匀性的传播延迟得出的阻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特征的阻抗与非均匀性的阻抗和非均匀性的传播延迟成正比,并且与源阻抗成反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源阻抗的值在非均匀性的阻抗的值和补偿特征的阻抗的值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传输线包括导电材料的并联迹线,且所述补偿特征构成以导电材料的几何形状的非均匀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传输线包括均匀厚度的导电材料的并联迹线,而所述补偿特征包括在导电材料的宽度上的非均匀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传输线包括沉淀在至少第一和第二层的导电材料的并联迹线,并且所述补偿特征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层中的导电材料上的非均匀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特征具有左和右路径,所述左和右路径具有添加电容并向着相对路径延伸而不造成物理接触的短线或手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补偿特征和所述非均匀性之间的距离小于在传输线上传输的数据速率的基波波长的1/3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非均匀性是第一互连。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非均匀性产生与高于源阻抗的阻抗对应的第一信号反射,而所述补偿特征产生与低于所述源阻抗的阻抗对应的第二信号反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特征不增加传输线的总长度。
14.一种设备,包括:
发射器;
变换器,安装在可移动的传动器上;和
传输线,连接驱动器和变换器,所述传输线包括:
第一互连,具有第一阻抗,所述第一阻抗形成传输线中的第一阻抗不连续;和
第一补偿特征,形成传输线中的第二阻抗不连续,所述第一补偿特征至少部分地补偿第一阻抗不连续,所述第一补偿特征是从在可移动的传动器上非均匀地设置的传输线中集成的导电材料形成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补偿特征的阻抗是至少部分地从源阻抗、第一阻抗不连续和第一阻抗不连续的传播延迟得出的,以使得源阻抗的值在第一补偿特征的特性值和发射器阻抗的值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互连是芯片载体互连,且所述传输线进一步包括形成第二阻抗不连续的悬挂互连和与悬挂互连相邻的悬挂互连补偿特征,并且所述悬挂互连补偿特征部分地或完全地补偿悬挂互连的第二阻抗不连续,所述悬挂互连补偿特征是从在可移动的传动器上非均匀地设置的传输线中集成的导电材料形成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互连是芯片载体互连,且所述传输线进一步包括形成第三阻抗不连续的万向接头互连和与万向接头互连相邻的万向接头互连补偿特征,并且所述万向接头互连补偿特征部分地或完全地补偿万向接头互连的第三阻抗不连续,所述万向接头互连补偿特征是从在可移动的传动器上非均匀地设置的传输线中集成的导电材料形成的。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补偿特征和所述第一互连之间的距离小于在传输线上传输的数据速率的基波波长的1/30。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互连产生与高于源阻抗的阻抗对应的第一信号反射,而所述第一补偿特征产生与低于源阻抗的阻抗对应的第二信号反射。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补偿特征不增加传输线的总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9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