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二铵装置由磷酸二铵转产粒状磷酸一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3779.5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映;刘显波;徐春;肖升;代光元;邓永达;游学华;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B7/00 | 分类号: | C05B7/00;C05B19/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装置 转产 粒状 方法 | ||
1.一种磷酸二铵装置由磷酸二铵转产粒状磷酸一铵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转产前逐步降低返料量;
(2)逐步降低预中和反应器液位,降到所述反应器液位的20-30%;
(3)停止预中和喷浆,并加大预中和反应器进酸量并减少其进氨量,进 行预中和料浆制备,中和度控制在:0.75~0.85之间;
(4)将管式反应器中和度一步降至0.5~0.6之间,并视造粒情况增减管 式反应器喷浆量;
(5)停止补氨,维持管式反应器喷浆生产,降低返料中和度;
(6)待造粒机出口物料PH达到3.9~4.3之间、同时干燥机出口温度:78~ 90℃时,将管式反应器中和度调至1.25~1.35之间,同时启动预中和喷浆, 此时预中和料浆中和度必须保持在0.75~0.85之间;
(7)视造粒情况逐步按管反喷浆量∶预中和喷浆量等于4∶6的比例将 总喷浆量上调至正常生产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二铵装置由磷酸二铵转产粒状磷酸一 铵方法,其特征在于,转产前将着色剂、包裹油槽保持低液位,并准备好与 转产颜色相应的着色剂和包裹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7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