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脱除鲢鱼鱼糜腥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72484.4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焦春海;熊光权;廖涛;杨玉平;程薇;王易芬;林若泰;乔宇;耿胜荣;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326 | 分类号: | A23L1/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脱除 鲢鱼 腥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淡水产品加工工艺领域,特别涉及有效脱除鲢鱼鱼糜腥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水产品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 且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鲢鱼是我国淡水鱼中比较典型 的鱼种,具有产量大、资源丰富的特点,肉质白、嫩,并具有较好的凝胶形成能力, 因此适合作为鱼糜制品的加工原料[1];但是由于鲢鱼存在较重的鱼腥味,文献报道 的与鱼腥味异味相关的一些物质主要有己醛、庚醛、1-辛烯-3-醇、庚二烯醛和癸二 烯醛等含C5~C10的醛酮类化合物,其中以己醛为主,这些物质协同作用形成了鱼体 特有的鱼腥味[1-3]。对鱼腥味尤其是鲢鱼腥味起作用的这些物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 去除方法,严重影响了鲢鱼鱼糜制品的开发和应用,因此有必要探索高效的脱除鲢鱼 鱼糜腥味成分的方法或技术。
鱼制品加工技术脱除腥味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物理法脱除腥味、 化学法脱除腥味、生物法脱除腥味。物理方法如β-环糊精、活性炭等虽然简单,但 很难彻底脱除腥味,甚至导致营养成分的部分流失;化学方法如酸碱盐处理法、溶剂 萃取法等则易产生化学残留,消费者通常难以接受;生物方法目前以生物发酵法为主, 只能对液体鱼制品或发酵鱼制品使用,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相互补充[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在彻底脱除鱼腥味的同时对风味不 构成影响的一种有效脱除鲢鱼鱼糜腥味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有效脱除鲢鱼鱼糜腥味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鲜活鲢鱼用曝气清水暂养12小时,
2)清洗鲢鱼体表后,断尾放血,直至再无血液流出,;去鱼鳞、鱼头和内脏后, 取鱼肉清水漂洗、脱水后用绞肉机制成鱼糜,
3)新鲜荆芥、姜切碎后用榨汁机搅拌,取荆芥汁、姜汁保存于-20℃备用,
4)按质量比荆芥汁∶鱼糜=1∶10加入荆芥汁液,在60℃的恒温水浴锅中处理30min, 然后按质量比茶多酚∶鱼糜=1∶100加入茶多酚,在20℃的恒温水浴锅中处理50min 或按质量比姜汁∶鱼糜=1∶20加入姜汁,质量比料酒∶鱼糜=1∶50加入料酒,在40 ℃的恒温水浴锅中处理40min,然后按质量比茶多酚∶鱼糜=1∶100加入茶多酚,在 20℃的恒温水浴锅中处理50min。
经过本发明处理的鱼糜制品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基本无腥味,仪器分析结果表明经 过处理后构成鲢鱼鱼腥味的几种主要成分基本上未检出,脱除率接近100%,和感官评 定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本发明采用了组合脱腥技术,能有效脱除鲢鱼鱼糜制品的腥味。经本发明处理后 的鱼糜制品水分、蛋白质、色泽和氨基酸等营养组成品质和未处理组比较没有太大的 影响,并且达到国家规定的鱼糜制品卫生标准。本发明操作简单,所添加物质均为可 食用添加剂,无残留、无污染;添加物质浓度低,在彻底脱除鱼糜制品腥味的同时对 鱼糜风味不构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a、b、c是对照组与脱腥处理鱼糜样品电子鼻分析的数据曲线原始谱图,
图2a、b、c是对照组与脱腥处理鱼糜样品电子鼻分析的3D指纹图谱,
图3是对照组与脱腥处理鱼糜样品电子鼻分析的判别因子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脱腥方法是,将鲜活鲢鱼用曝气清水暂养12小时,清洗后,断尾放血, 去鱼鳞、鱼头和内脏后,取鱼肉清水漂洗、脱水后用绞肉机制成鱼糜,新鲜荆芥、姜 切碎后用榨汁机搅拌,取荆芥汁、姜汁备用,鱼糜中加入荆芥汁液,恒温水浴锅中处 理再加入茶多酚,恒温水浴锅中处理50min或鱼糜中加入姜汁、料酒,在恒温水浴锅 中处理,再茶多酚,恒温水浴锅中处理,得无腥味鱼糜。
本申请人作了鲢鱼清水暂养12小时前后腥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试验,试验方法 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形式的真空快餐型咸烧白
- 下一篇:丙交酯的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