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3313.3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曹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6 | 分类号: | A61K31/716;A61K31/722;A61K31/727;A61K33/14;A61K31/732;A61K36/02;A61K36/481;A61K36/185;A61K36/232;A61K36/21;A61K36/815;A61K36/076;A61K3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安国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性皮炎 外用 | ||
1.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种从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组大环内酯类物质中已商品化的药物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埃谱利诺菌素或塞拉菌素,或由这类物质合成的衍生物伊维菌素,和选自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诺氟沙星、甲哌利福霉素、环孢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中一种或几种杀菌抗生素,以及至少另外一种中草药多糖,包含于便于体表给药和所述活性成分透皮给药的载体中,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30%,所述的杀菌抗生素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30%,所述的中草药多糖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含有阿维菌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含有伊维菌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剂是清洗型、喷洒型或涂抹型药剂。
5.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5%。
6.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抗生素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5%。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糖为葡聚糖、木葡聚糖、海藻多糖、昆布多醣、肝素、果胶、壳聚糖、黄芪多糖、商陆多糖、当归多糖、牛膝多糖、枸杞多糖、茯苓多糖、银耳多糖、罗望子多糖、云芝多糖、灵芝多糖、香菇多糖、金针菇子实体多糖、猕猴桃多糖、淫羊藿多糖、剌五加多糖、蘑芋多糖、普鲁兰多糖、人参多糖、箬竹多糖、红花多糖、蔗渣多糖、女贞子多糖、汉防己多糖、竹黄多糖、普鲁兰多糖、茶叶多糖、裂褶菌多糖、猪苓多糖、虫草多糖、亮菌多糖、猴头菇多糖等中草药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中草药多糖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1%~1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包括水和作为药物的溶剂和/或促渗剂,所述的溶剂和/或促渗剂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氮酮、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苯甲醇、N-甲基-2-吡啶烷酮、苯氧乙醇、乙醇、异丙醇、丙三醇、山梨醇、正丁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油酸乙酯、丙酮、丁酮、乙酰胺、乙二胺、苯甲酰胺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其含量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和/或促渗剂,其含量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1%~10%。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添加有葡萄糖、氯化钠或氯化钾,其含量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3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