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1106.4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华 |
主分类号: | B31D1/00 | 分类号: | B31D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套袋烫点分切连 动机 | ||
1.一种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包括主框架(10)及设在主框架(10)上的分切装置(50)、主电机及主框架上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框架(10)上分切装置(50)的前方设有固定平台(11)及移动固定平台(11)用的调节装置,固定平台(11)上设有给纸装置(20)、送纸装置(30)、烫点装置(40),送纸装置(30)可调节送纸宽度地设置在给纸装置(20)与烫点装置(40)之间,在送纸装置(30)送出端衔接处设有烫点装置(40),烫点装置(40)通过第一滑轨(46)设置在固定平台(11)上,并设在送纸装置(30)送出端处,在烫点装置(40)的支架主框架(45)上端设有与第一滑轨(46)成垂直方向的第二滑轨(47),第二滑轨(47)上设台架(48),台架(48)上方设有下压汽缸(44),台架(48)下方设有点动汽缸(41),点动汽缸(41)下端连接有烫点上模板(42),支架主框架(45)的下端设置有烫点下模板(43),烫点上模板(42)与点动汽缸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烫点上模板(42)连接至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的加热装置,给纸装置(20)上设有可调节承纸尺寸的承纸机构及完成给纸工作的吸纸机构、传纸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纸装置(20)上的承纸机构包括承纸台(21)、设置在承纸台(21)上的承纸调节座(28)、设置在给纸装置(20)前端的前挡块(24)。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纸装置(20)的吸纸机构采用抽吸底部纸内芯的结构方式,包括设在主框架上的承纸台(21)下方的真空泵(29)、设置在靠近所述前挡块(24)下方的数个吸盘(25)。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纸装置(20)的传纸机构包括第一凸轮(26)、第二凸轮(27)、上压轮(22)、下压轮(23),第一凸轮(26)设置在承纸台(21)的侧边,第二凸轮(27)设置在承纸台(21)的侧边,第一凸轮(26)设在第二凸轮(27)的外边,上压轮(22)设置在吸盘(25)和前挡块(24)之间,下压轮(23)设置在所述吸盘(25)和承纸台(21)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纸台(21)与送纸装置(30)成斜向设置,承纸台(21)斜向上设置在给纸装置(20)的支架上,承纸台(21)上设有梯形滑槽(212)、承纸调节座(28),承纸调节座(28)包括嵌设在梯形滑槽(212)上的承纸后挡块(281)、设在承纸后挡块(281)上的横杆(282)及设在横杆(282)上的一对左右后挡块(28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纸装置(30)上设有步进电机(31)、送纸轨道(34)以及送纸轨道(34)两侧的推纸链条(32)和推纸挡板(33),推纸挡板(33)在送纸轨道的两侧为可调节轨道宽度的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轨(46)、第二滑轨(47)的滑轨横截面形状为∠形结构,其斜边的长度小于直边长度。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固定平台(11)用的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主框架(10)上的直齿条(81),直齿条(81)设在主框架(10)与固定平台(11)之间、设在直齿条(81)上靠向分切装置(50)端的直齿轮(82)以及与直齿轮(82)连接的连杆手轮(83)。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8所述的全自动套袋烫点分切连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纸装置(20)、送纸装置(30)的纸内芯送纸运行方向与纸内芯套袋膜经过烫点上下模之间后走向分切装置(50)的运行方向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华,未经陈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1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多声道信号的声道延迟参数进行修正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