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1361.9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冬盛;蔡子琦;曾海霞;蒋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8 | 分类号: | B07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高工作效率且可避免误操作的分类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产品进行组装前,由于组成产品的各元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尺寸偏差,因此常将未组装的各元件进行检测并分类,然后将尺寸相配的元件进行组装,以提高产品装配的合格率。
通常对工件进行分类时,先将工件装上分类设备进行测量,操作人员再根据测量的值对工件进行类别标记并记录,然后取下工件,放入相应类别的料盘内。
在使用上述分类设备进行工件的分类过程中,装料、标记、卸料及分类装盘等均需人工进行操作,且分类过程耗费时间较长,因此耗费人力且生产效率低,且工作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误操作,如装错料盘等,从而降低了产品装配合格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且可避免误操作的分类设备。
一种分类设备,包括测量机构、上料机构、卸料机构、承载机构、标示机构及若干移载机构,上料机构与承载机构之间以及承载机构与卸料机构之间均设置有移载机构,承载机构用于装夹工件,测量机构及标示机构位于承载机构一侧并对准承载机构,承载机构自动将工件送至测量机构处及标示机构处,标示机构根据测量机构所测量的结果标示工件的类别。
另一种分类设备,包括测量机构、上料机构、卸料机构、承载机构、标示机构及若干移载机构,该分类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上料机构与承载机构之间以及承载机构与卸料机构之间均设置有移载机构,承载机构用于装夹工件,测量机构及标示机构位于承载机构一侧并对准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可将工件送至测量机构处及标示机构处,控制系统收集测量机构所得的测量值并进行分类,标示机构根据控制系统的分类对工件进行标示。
上述的分类设备中,移载机构、上料机构及卸料机构可自动完成工件的装卸工作及卸料后的分类装盘工作,承载机构、标示机构及测量机构则自动完成对工件的分类及标示,人工仅需将料盘装上上料机构或将卸料机构上的料盘取下即可,整个量测分类过程由分类设备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参与,既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因人工分类装盘较多时产生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分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分类设备的部分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分类设备中上卸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分类设备中移载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分类设备中滑台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图1所示分类设备中承载机构的结构图。
图7为图1所示分类设备中测量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图1所示分类设备中标示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分类设备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分类设备100包括上料结构10、移载机构20、滑台机构30、分检单元40、传送装置50、卸料机构60及控制系统(图未示)。上述各部分均固定于机架(图未示)上,其中传送装置50位于中间部位,分检单元40位于传送装置50的一端。靠近分检单元40设置有位于传送装置50一侧的上料机构10,该上料机构10与分检单元40之间设置有一个移载机构20,分检单元40的一侧靠近上料机构10处设置有一个滑台机构30,靠近传送装置50处设置另一个滑台机构30。传送装置50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卸料机构60,每个卸料机构60与传送装置50之间均设置有移载机构20,本实施例中,卸料机构60数目为六个,传送装置50的两侧各设置三个。
请参阅图2和图3,上料机构10包括支撑架11、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架11上的抽屉式的托盘12、放置于托盘12及支撑架11顶部的料盘13、用于移动料盘13的传动组件14及感应件15。
支撑架11上设置有夹紧料盘13的夹紧气缸111。该夹紧气缸111固定于支撑架11的顶部,用于夹持支撑架11顶部的料盘13。
传动组件14包括固定于支撑架11顶部的伺服电机141、由伺服电机141带动的丝杆142、设置于丝杆142两侧的导杆143、套设于丝杆142与导杆143上的托动件144及设置于托动件144上的气缸145。当然,伺服电机141也可由其他的驱动机构如气缸、液压缸等代替。
本实施例中,感应件15为光纤传感器,该感应件15可感应支撑件11顶部的料盘13堆积的高度,当然也可由其他的感应件,如激光传感器等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动磨损的齿轮镜面抛光系统
- 下一篇:有机溶剂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