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痤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910303922.9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百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K9/06;A61K47/44;A61P17/10;G01N30/90;G01N31/16;G01N33/15;A61K3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新敏;刘 楠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痤疮 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质量 检测 | ||
1.一种痤疮软膏,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用硫黄0.8~1.2份、大黄0.8~1.2份和硬脂酸5~7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3份、蓖麻油7~11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04~0.06份、甘油4~6份、三乙醇胺0.7~0.8份,并加入10~30份水制成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痤疮软膏,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用硫黄1份、大黄1份和硬脂酸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份、蓖麻油8~1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05份、甘油5份、三乙醇胺0.75份,并加入20~28份水制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痤疮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硫黄和大黄,粉碎成极细粉,用少量甘油研匀,备用;另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置容器中,在50~60℃加热熔化,得油相,保温备用;再取甘油、三乙醇胺和水,置另一容器中,在50~60℃加热熔化,得水相;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不断搅拌,混匀,放冷至室温,制成乳膏基质,然后与上述药粉搅拌均匀,研磨制成软膏,分装,即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痤疮软膏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检测方法包括鉴别和含量测定项目,其中鉴别为硫黄的理化鉴别和对大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大黄的鉴别方法是以大黄对照药材和大黄酸对照品为对照,以30~60℃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含量测定是用碘滴定法测定制剂中硫的含量;具体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
鉴别:(1)取本软膏2.5g,加水20ml,加热溶解,放冷,倾弃上层液,再加水20ml,加热溶解,趁热用3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取滤渣少许置酒精灯火焰上燃烧,火焰呈蓝色,并有二氧化硫的特殊刺激性气味;
(2)取本软膏4g, 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中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30~60℃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含量测定:取本软膏3.2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1→20亚硫酸钠溶液40ml,加热回流至硫完全溶解,放冷,加甲醛试液10ml与醋酸6ml、水50ml、淀粉指示液2ml,用0.1mol/L碘滴定液滴定;每1ml的碘滴定液相当于3.207mg的硫;
本软膏每1g含硫不得少于22.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百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百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9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带状疮疹的药物
- 下一篇:节目推送方法、机顶盒及电子节目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