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8555.1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郑威杰;丁勇;马芳武;邹凌华;吴雪珍;仇慎成;武新世;吴培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8 | 分类号: | B62K21/18;B62K25/04;B62K13/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特别是一种单体车上的可升 降的转向轮装置。
背景技术
双体车是一种由两个单体车组合而成的组合车型,每个单体车有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 单体车具有一套独立的动力系统,能够独立的行驶。在路况好的地方,将每个单体车的连接 部通过连接件相固连,就可以组合成双体车,行驶更加的稳定和安全。在路况差的地方,特 别是野外一些小路,路面比较窄,以双体车的宽度难以通过,这时将双体车中间的连接件拆 下,把组合的双体车分成两个单体车,每个单体车单独行使,这样就可以顺利的通过这些小 路,在旅游出行时显得非常方便。
单体车的前轮是一个转向轮,能够独立的完成转向的功能,但当两个单体车合并为一辆 双体车后,该双体车具有了两个转向轮,两个转向轮在转向的时候会相互的影响,使整个双 体车的转向出现偏差,甚至会使整个双体车在高速转弯的时候出现翻车的状况。为了避免这 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让组合后的双体车只有一个转向轮,将另一个转向轮收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转向轮上升或下降 的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设置在单体车 的车身和前轮之间,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轮架,在轮架上设有减振器,该轮架的下部与 前轮的轮轴相联,轮架的上部固连有拉杆,在拉杆和车身之间设有能使拉杆相对于车身上升 或下降的升降机构。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单体车合并为双体车后,其中一辆单体车上的升降机构带动 拉杆相对于车身上升,拉杆带动轮架上升,轮架带动单体车的前轮上升,这样该辆单体车的 前轮就脱离了地面,无法起到转向的作用,也无法影响另一辆单体车的前轮工作,使整个双 体车的转弯安全性大大提高。当双体车需要分解为两辆单体车时,之前前轮被提离地面的那 辆单体车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使轮架下降,轮架带动前轮下降直至与地面接触,这样该辆 单体车的前轮又恢复了转向的功能,然后双体车开始分解为两个单体车,每辆单体车都可以 独立的完成转向。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套筒和驱动 结构,所述的拉杆穿设于套筒且与驱动结构相联,所述的驱动结构能带动拉杆沿着套筒轴向 移动。当拉杆在驱动结构的带动下沿套筒轴向向上移动时,拉杆向套筒内部收缩,套筒和拉 杆的总长度变短,前轮被拉杆带动上升;当拉杆在驱动结构的带动下沿套筒向下移动时,拉 杆向套筒外部伸展,套筒和拉杆的总长度变长,前轮被拉杆带动下降。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齿条、齿轮和电机,所述的 齿条设置在拉杆上,所述的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的电机设置在车身上且齿轮固定在电机输 出轴上。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拉杆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拉杆与套筒之间设有能使两者轴向定位的 锁止结构。当前轮上升或下降到预定的位置时,通过锁止结构将拉杆和套筒轴向锁定,使前 轮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拉杆上且轴向分布的 若干凹槽和设置在套筒上的卡紧件,所述的卡紧件与套筒之间设有能使卡紧件卡于凹槽内的 弹簧,在卡紧件上联接有能拉动卡紧件脱离凹槽的拉手。弹簧的弹力作用在卡紧件上,使卡 紧件与拉杆之间产生压力,当卡紧件在拉杆上滑动并且滑至凹槽处时,卡紧件在弹力的作用 下紧紧的卡在凹槽内,使拉杆和套筒轴向定位;当需要解除锁定时,只需用手拉动拉手,使 卡紧件克服弹簧的弹力脱离拉杆上的凹槽,这时拉杆和套筒恢复轴向滑动。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齿条上端固定有导向板,该导向板的外缘 与套筒内壁滑动接触。导向板主要起着导向的作用,并使拉杆和套筒径向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拉杆上的外螺纹段、设 于套筒内壁的内螺纹段,以及设于车身上的电机,所述的外螺纹段与内螺纹段相联,所述的 电机输出轴与套筒固连。电机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固定在车身上,由于两者螺纹连接,当相 互转动时拉杆相对套筒轴向产生位移,这样拉杆和套筒的两者的总长度就发生了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