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8632.3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罗棕贵;丁勇;马芳武;邹凌华;赵壁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18 | 分类号: | B60G3/18;B60G13/00;B62D7/18;B62K13/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体车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悬架,特别是一种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
背景技术
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全部传力联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作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及其产生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吸收和缓和行驶中因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轮跳动而传给车架的冲击和振动。
悬架由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等三部分组成。
弹性元件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橡胶弹簧和油气弹簧等几种型式。其作用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缓和及抑制不平路面所造成的冲击,使车架与车桥弹性地连接起来。
减振装置是用来加速振动的衰减。
导向机构是用来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有一定的运动规律。此外,在车上,为防止车身在转向情况下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在悬架中还装设了辅助弹性元件即横向稳定器。作用分别是缓冲、减振和导向等,然而共同的任务是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各种力和力矩。
目前,对可拆分汽车的悬架尚无具体的技术研究。现有普通的摩托车悬架通常是前叉式,它虽然结构简单,但会导致车轮两边都存有悬架结构,车轮的装卸不方便,而且也不美观。而普通的汽车悬架难以满足方便拆卸的目的,同时在不同载荷工况下,车轮的外倾角及前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主销不在车轮纵向中心平面内,因此它也不能满足单体摩托车行驶稳定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拆卸方便、结构简单的单体车的单边式前悬架。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双体车由两个能够分别独立运行且具有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的单体车左右合并而成,本前悬架设置在单体车的车身和前轮之间,其特征在于,本前悬架包括设置在前轮一侧的转向节、摆臂和缓冲机构,所述的转向节的下端与前轮的轮毂相联且当转向节转向时能带动前轮转向,转向节的上端与车身相铰接,所述的摆臂的一端与转向节的下端相铰接,摆臂的另一端与车身相铰接,所述的缓冲机构联接在车身与摆臂之间。
双体车由两个能够分别独立运行且具有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的单体车左右合并而成。本前悬架系统两个结构相互对称的前悬架,即左前悬架和右前悬架。所述的左前悬架设置在左侧单体车的车身和前轮之间且位于该前轮右侧,所述的右前悬架设置在右侧单体车的车身和前轮之间且位于该前轮左侧。
双体车在行使过程中车轮的跳动给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通过缓冲机构来吸收,使得双体车在行使过程中平稳。
当然,设置在前轮同一侧的转向节、摆臂和缓冲机构,使得悬架结构紧凑。
在上述的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中,所述的摆臂有两根即上摆臂和下摆臂,所述的上摆臂的一端与转向节上端相铰接,另一端与车身相铰接,所述的下摆臂的一端转向节下端相铰接,另一端与车身相铰接。
这样的结构使得前束角为0度,满足了单体车的使用要求,确保车辆不会跑偏。
在上述的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中,所述的转向节下端与下摆臂相铰接的铰接点位于前轮纵向中心平面与前轮轮轴的相交处,所述的转向节上端与上摆臂相铰接的铰接点位于前轮上方且位于前轮纵向中心平面。
通过上摆臂和下摆臂对车轮起导向作用。
在上述的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中,所述的缓冲机构联接在车身和下摆臂之间,缓冲机构的上端与车身相铰接,下端与下摆臂中部相铰接。
车轮的跳动给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通过缓冲机构吸收,使单体车平稳行驶。通过位于下摆臂中部处的缓冲机构能够有效的吸收冲击和振动。
在上述的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中,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减振器和螺旋弹簧,减振器的上端与车身相铰接,下端与下摆臂的中部相铰接,上述的螺旋弹簧套在减振器上且两端分别作用在减振器的两端。
在上述的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中,所述的下摆臂包括主臂和支臂,所述的支臂的一端与主臂中部固连,另一端倾斜延伸至前轮的纵向中心平面且位于前轮后方,所述的主臂和支臂均与车身相铰接。
可以看出,下摆臂与车身具有两个连接处,使得下摆臂受力稳定。
在上述的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中,所述的主臂和支臂与车身的铰接点位于同一横向转动轴线上。
这样的结构加强了下摆臂侧向刚度。
在上述的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中,所述的上摆臂与下摆臂平行设置,所述的减振器与转向节平行设置,且上摆臂、下摆臂、减振器和转向节呈平行四边形布置。
上摆臂位于前轮的纵向中心平面内,使得上摆臂受力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体车可倾斜悬架系统
- 下一篇:用于磁分离装置的磁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