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0725.X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芯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极管器件逐步应用于大功率照明,发光二极管器件产生越来越多的热量,如果不能有效散发发光二极管器件所产生的热量,将降低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然,发光二极管的基板通常采用蓝宝石,蓝宝石的热传导系数相对较低,其导热性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器件的散热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较佳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基板及具有p-n结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具有p-n结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形成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基板的第二表面形成若干盲孔,每一盲孔内填充导热材料以形成导热柱。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该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具有p-n结的半导体发光结构;该基板的第二表面形成若干盲孔;每一盲孔内填充导热材料形成导热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基板上形成导热柱,提高基板的热传导系数,增强基板的导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芯片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芯片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发光二极管芯片1包括基板10及具有p-n结的半导体发光结构15。基板10为蓝宝石基板,基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3及第二表面104,该具有p-n结的半导体发光结构15形成于该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具有p-n结的半导体发光结构15为氮化镓系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该具有p-n结的半导体发光结构15包括n型半导体层11、活性层12、p型半导体层13、第一电极141及第二电极142,n型半导体层11、活性层12及p型半导体层13依次堆叠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3上,第一电极141与n型半导体层11连接,第二电极142与p型半导体层13连接。n型半导体层11形成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3之上,活性层12形成于n型半导体层11之上,p型半导体层13形成于活性层12之上,将p型半导体层13、活性层12及n型半导体层11的表面于一侧腐蚀去除一部分,露出部分n型半导体层11的表面,第一电极141形成于露出的n型半导体层110的表面上,第二电极142形成于p型半导体层13之上。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4形成若干盲孔101,每一盲孔101内填充导热材料以形成导热柱102。导热柱102优选铜作为材料。发光二极管芯片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柱102传导至下方,增加蓝宝石基板10的传热效率。
如图2所示,上述发光二极管芯片1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一基板10,该基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3及第二表面104,该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3上形成具有p-n结的半导体发光结构15;其次,在该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4蚀刻形成若干盲孔101;最后,在每一盲孔101内填充导热材料以形成导热柱102。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每一盲孔101内电镀铜等高导热金属材料以形成导热柱102。
另,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裤式外穿纸失禁裤
- 下一篇:可生物降解的烟用纤维材料及香烟过滤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