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pH值保鲜笋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1053.4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詹有代;张禾;蔡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亚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005;A23B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35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h 保鲜 加工 工艺 | ||
1.一种高PH值保鲜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加工工艺步骤:
(1)预煮:将新鲜的竹笋带泥带壳用蒸汽蒸煮;
(2)冷却(水漂):将预煮后的竹笋采用冷却水冷却到常温;
(3)剥壳弹衣:去除笋的外壳和笋上部的笋衣;
(4)清洗:去除杂质和污物,
(5)装罐:将清洗后的竹笋装罐
(6)检测PH值(PH值≥5.4)在经过上述步骤、且不添加任何物质的情况下,只要检测的笋的pH值≥5.4即可。
(7)杀菌(蒸汽灭菌):采用100℃或100℃以上的蒸汽进行灭菌,蒸汽杀菌100-150分钟;
(8)封口:在杀菌锅内或锅外进行封口。
(9)灭菌:将封口的产品进行杀菌;
(10)急速冷却至常温;
(11)冷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PH值保鲜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加工工艺步骤:
(1)预煮:将新鲜的竹笋带泥带壳用蒸汽蒸煮40-50分钟;
(2)冷却(水漂):将预煮后的竹笋采用冷却水冷却到常温,一般在流动水下冷却1.5-2.5小时;
(3)剥壳弹衣:去除笋的外壳和笋上部的笋衣;
(4)清洗:去除杂质和污物,
(5)装罐:将清洗后的竹笋装罐
(6)检测PH值(PH值≥5.4)在经过上述步骤、且不添加任何物质的情况下,只要检测的笋的pH值≥5.4即可。
(7)杀菌(蒸汽灭菌):采用100℃或100℃以上的蒸汽进行灭菌,蒸汽杀菌100-150分钟;
(8)封口:在杀菌锅内或锅外进行封口;
(9)灭菌(水浴灭菌):将封口的产品放在100℃的水中水浴杀菌15-45分钟;
(10)急速冷却至常温:流动水冷却40分钟,产品中心温度低于40℃后将产品立即转移至低温冷库(-15℃至-10℃)10到12小时,至产品中心温度降至3-5℃后移到冷藏库;
(11)冷藏:在3-5℃冷藏1个月以上,可以有效防止经过上述步骤的竹笋发酵而影响笋的新鲜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PH值保鲜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加工工艺步骤:
(1)预煮:将新鲜的竹笋带泥带壳用蒸汽蒸煮40-50分钟;
(2)冷却(水漂):将预煮后的竹笋采用冷却水冷却到常温,一般在流动水下冷却2小时;
(3)剥壳弹衣:去除笋的外壳和笋上部的笋衣;
(4)清洗:去除杂质和污物,
(5)装罐:将清洗后的竹笋装罐
(6)检测PH值(PH值≥5.4)在经过上述步骤、且不添加任何物质的情况下,只要检测的笋的pH值≥5.4即可。
(7)杀菌(蒸汽灭菌):采用100℃或100℃以上的蒸汽进行灭菌,蒸汽杀菌100-150分钟;
(8)封口:在杀菌锅内或锅外进行封口;
(9)灭菌(水浴灭菌):将封口的产品放在100℃的水中水浴杀菌30分钟;
(10)急速冷却至常温:流动水冷却40分钟,产品中心温度低于40℃后将产品立即转移至低温冷库(-15℃至-10℃)10到12小时,至产品中心温度降至3-5℃后移到冷藏库;
(11)冷藏:在3-5℃冷藏1个月以上,可以有效防止经过上述步骤的竹笋发酵而影响笋的新鲜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亚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亚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0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关闭单向阀的乳液泵
- 下一篇:汽车用成型地毯的冲切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