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2067.8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苟世全;田亚莉;陈勇;尹宏声;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N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档位 齿轮 润滑 装置 | ||
1.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包括连通于变速器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的导油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轨通过阀体(13)与壳体内的油泵(8)相连通,在所述导油轨上设有与各档位齿轮相对应的喷油嘴,在所述喷油嘴与导油轨之间设有调控喷油嘴导通的泄油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油轨上设有与输入轴上的一/倒档共用主动齿轮相对应的一级喷油嘴(2),与倒档轴上的倒档从动齿轮、输出二轴上的五/六档齿轮、五/七档同步器及六/倒档同步器相对应的二级喷油嘴(3),与输出一轴上的三/四档齿轮相对应的三级喷油嘴(4)及与输出二轴上的七档齿轮相对应的四级喷油嘴(7),在所述三级喷油嘴(4)与导油轨之间设有泄油阀(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喷油嘴(4)通过副油管(6)与导油轨相连,所述副油管(6)的一端与导油轨导通相连,所述副油管(6)的另一端设有堵头(61),所述副油管(6)的侧壁与三级喷油嘴(4)导通相连,所述泄油阀(5)设于副油管(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喷油嘴(2)与一/倒档共用主动齿轮的啮入侧相对应,所述二级喷油嘴(3)与倒档从动齿轮的啮出侧及五/六档齿轮、五/七档同步器及六/倒档同步器的啮入侧相对应,所述三级喷油嘴(4)与三/四档齿轮的啮入侧相对应,所述四级喷油嘴(7)与七档齿轮的啮入侧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阀(5)包括可沿副油管(6)管道内壁滑动的阀芯(51)和设在阀芯(51)外端面与堵头(61)间的复位弹簧(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51)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台,所述内侧端凸台(511)滑动插接在副油管(6)与导油轨的连通孔(62)内,所述复位弹簧(52)套设在外侧端凸台(512)上;在所述副油管(6)上设有泄油孔(63),所述泄油孔(63)设于三级喷油嘴(4)的连通口与堵头(6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轨为管状构件,它包括固定于前壳体上的第一导油轨(11)和固定于后壳体上的第二导油轨(12),所述第一导油轨(11)与第二导油轨(12)可拆卸式贯通相连,所述一级喷油嘴(2)和二级喷油嘴(3)设于第一导油轨(11)上,所述三级喷油嘴(4)及四级喷油嘴(7)设于第二导油轨(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油轨(12)的一端向上与后壳体固定相连,另一端向下并通过喇叭形开口(121)与第一导油轨(11)相接;所述第一导油轨(11)为“U”字形,所述“U”字形的一侧开口端向上插接在喇叭形开口(121)内,所述“U”字形的另一开口端通过后壳体上的油道与细滤器相连通,所述“U”字形的底部与前壳体固定相连,所述一级喷油嘴(2)和二级喷油嘴(3)设于对应于喇叭形开口(121)侧的“U”字形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喷油嘴(2)和二级喷油嘴(3)通过卡扣与第一导油轨(11)相连,所述四级喷油嘴(7)通过卡扣与第二导油轨(1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档位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底部的油液内设有粗滤器(7),所述粗滤器(7)与壳体内的油泵(8)相连通,所述油泵(8)通过壳体内的油道依次与壳体外的阀体(13)、散热器(9)和细滤器(10)相连,所述细滤器(10)又通过壳体内的油道与导油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0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