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2614.2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陆云;党吉奎;邱廷琦;何宜江;尚如忠;李龙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14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速铁路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
背景技术
声屏障是用于吸收和隔离噪声源直达声的传播,在噪声源与接受者之间设置的吸声和隔声屏蔽系统,它使接收者被置于声影区内,对其中噪声的传播有较好的隔离效果。现在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声屏障占地少,制作安装方便快捷,工程投资适宜,已成为交通噪声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声屏障会发生反射、投射和绕射三种现象。通常我们认为声屏障能够阻止直达声的传播,并使统射声有足够的衰减,而投射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声屏障的吸隔声效果一般可以采用减噪量来表示,它反映了声屏障上述两种屏蔽透声的本领。在声源和接受点之间插入一个声屏障,设声屏障无限长,声波只能从屏障的上方绕射过去,而在其后形成一个声影区,就像光线被物体遮挡形成一个阴影那样。在这个声影区内,人们可以感到噪声明显减弱了,这就是声屏障的减噪效果。
在声源和接受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这样的设施被称为声屏障。该声屏障在世界各国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各国对高速铁路声屏障也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在高速铁路声屏障的设计与施工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
目前公知的声屏障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百叶窗型:
以百叶长孔做承载体,内部填充吸声材料(如岩棉等),是最为广泛应用的声屏障形式之一。对着噪声源一面为百叶长孔,内部空腔全部填吸声材料(如岩棉、离心玻璃棉、纤维板等)。
2、穿孔板型:
以穿孔板做承载体,内部填充吸声材料(如岩棉等),是应用最广泛的声屏障形式之一。如图1所示,为一种公知的声屏障结构示意图。所述声屏障对着噪声源一面的面板102为穿孔板,内部空腔全部填充吸声材料104(如岩棉、离心玻璃棉、纤维板等),远离噪声源一侧的背板103为与面板102相同的穿孔板,或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板。
3、中国专利,专利号00263317,“折板式复合吸声屏障”公开了一种由下框架和上壳组成的吸声屏障,其在下框架内填充有泡沫玻璃,上壳的前面为微穿孔板,该微穿孔板与位于其后背的上壳组成有一空腔。
上述目前公知的填充型声屏障,都是采用不同的开口形式,内部全部填充吸声材质,为达到足够的吸声隔声效果,声屏障具有一定的厚度,一般100-200mm左右,但该公知的声屏障结构都在共有的缺陷:必须填充大量的吸声材料,同时吸声材料质量轻,隔声效果不佳,造成声屏障整体隔声效果不理相。所述中国专利00263317号公开的“折板式复合吸声屏障”其下部即为 填充型声屏障,其上部为一个中空腔体,因此,其下部同样存在上述缺陷,而其上部仅是一个中空腔体,其隔声效果较下部更差。
4、中国专利200820109162.9号,“一种声屏障”如图2公开了一种声屏障201由面板202和背板207组成,面板202和背板207之间设有吸声体203和隔声体205,吸声体203和隔声体205与面板和背板之间形成前后等距的空腔层206,形成前后中空的隔声屏障。采用该结构声屏障在水平方向拼接时整个壳体插入到工字钢槽内,该结构存在以下两点不足:(1)、面板和背板直接与工字钢立柱直接接触,承受风压与脉振,面板和背板容易损坏,大大减少其使用寿命。(2)、要达到隔声标准其声屏障的整体厚度是有要求的,在保证厚度的前提下,整体插入工字钢结构时相应的工字钢需要一定宽度与之匹配,工字钢用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声屏障牢固度,保证其承风稳定性、并不易损坏,同时还能减小工字钢立柱用量的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吸隔声单元拼装而成,所述吸隔声单元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吸隔声组件,所述吸隔声组件安装在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所组成的空腔内,两两所述吸隔声单元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工”形槽钢立柱连接,在所述吸隔声组件的左右两侧端头安装有封头板,该封头板的中部具有与所述吸隔声组件宽度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封头板两翼向外伸出并分别与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内壁固定,所述吸隔声单元左右两侧端头在水平方向上通过所述封头板整体插接在所述”工”形槽钢立柱上。所述封头板与所述“工”形槽钢内壁之间设置有双空心胶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H敏感型纤维素混合醚酯载药静电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毛球修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