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塑成型机的变间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5711.2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罗致中;李健宾;杨宗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B29L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成 间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塑成型机,特别涉及其瓶胚输送的机构,尤指一种行程短且动作时间迅速的变间距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PET等塑胶瓶的吹塑成型机通常包括供料单元、输送单元、加热单元、吹塑成型单元以及成品取出单元等。一般而言,瓶胚会从供料单元被送入至输送单元,再由输送单元载送瓶胚经过加热单元加热至预定温度,而后送至吹塑成型单元的模具内进行吹塑成型,最后再由成品取出单元将吹塑完成的成品送出。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吹塑成型单元中常会并列设置数组模具,以便同时吹塑数个瓶胚成为成品。因而瓶胚被送入吹塑成型单元时各瓶胚之间的间距必需与各模具的间距相对应,如此各瓶胚被送入吹塑成型单元时才能位于各组模具的预定位置。
而为了使瓶胚被送入吹塑成型单元时的间距与各模具的间距相等,便有部份吹塑成型机的输送单元是以相同于各模具的间距的型态来输送,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65573号吹塑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发明专利即是一例。
但是输送单元以各模具的间距来输送瓶胚通过加热单元时,两相邻的瓶胚之间有相当的距离,这会使得加热单元的加热效率相对变差。换言之,如果瓶胚是一个紧接着一个被输送经过加热单元,则会有较佳的加热效率。
因此便有部份吹塑成型机是以瓶胚一个紧接一个的形态来输送瓶胚的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53945号「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发明专利即是一例。
将瓶胚一个紧接一个输送的形态虽然能有较佳的加热效率,但是在瓶胚被送入吹塑成型单元之前,必需以另一装置先将瓶胚间距扩大至相同于各模具的间距,才能将瓶胚送入吹塑成型单元中。当然在第453945号「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发明专利中也揭示此种「间距扩充机构」。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间距扩充机构设置在吹塑成型机中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间距扩充机构设置在吹塑成型机中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间距扩充机构扩充间距后的示意图。
所述的间距扩充机构8沿着输送单元71的导轨711设置在加热单元72与吹塑成型单元73之间。请参阅图2,所述的间距扩充机构8是被安置在基座9上的支撑臂91的末端,其具有一支承板81,所述的支承板81是由一直动气缸82驱动沿垂直于导轨711的方向反复移动。
所述的支承板81上设有一线性导轨83以供四个输送元件841、842、843、844架设,且所述的间距扩充机构8沿着导轨711方向设置有一可伸缩的缩放机构85,所述的缩放机构85是由一设置在支承板81的直动气缸86驱动而伸张或收缩,并且各输送元件841~844是分别枢接于所述的缩放机构85的各个铰接点851、852、853、854,而输送元件844是固定在所述的支承板81上,所述的直动气缸86的活塞杆861则连接于所述的输送元件841。各输送元件841~844的前端分别具有一槽845~848,以供接收输送单元71送来承载瓶胚P的载体74。
所述的间距扩充机构8的动作如下所述。当输送单元71送来承载瓶胚P的载体74时,所述的直动气缸82会将支承板81推向导轨711,而由各输送元件841~844的前端的槽845~848分别接收一载体74,即图2所示的状态。
接下来所述的直动气缸86会驱动所述的缩放机构85伸张,使各输送元件841~843沿所述的线性导轨83滑动,让各载体74间的间距加大,如图3所示的状态。
而后所述的直动气缸82会将支承板81往后拉,使各输送元件841~844与载体74脱离,再由输送单元71的其它机构将间距扩充后的各载体74送入吹塑成型单元73中,最后所述的直动气缸86会驱动所述的缩放机构85缩回至各输送元件841~844紧邻的初始状态,如此即完成一回间距扩充的工作。
前述的间距扩充机构8必需在垂直于导轨方向与平行于导轨方向之间,由两支直动气缸82、86依序驱动作矩形路径的巡回移动,因此其整体结构较为交错复杂。
而且气压缸型态的直动气缸虽然具有动作速度快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再加上前述的间距扩充机构是以两支直动气缸82、86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作动,两支直动气缸82、86会再相互影响,因此所述的间距扩充机构8会有定位不精确的问题。而且各输送元件841~844上的槽845~848是开放式的结构,无法确实有效地夹持住载体74。这两个问题将可能会导致各输送元件841~844在接收载体或送出载体时发生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5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端制有母孔的全螺纹螺丝结构
- 下一篇:一种管路桥式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