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防撬电门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5718.4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韦敬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敬昌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B60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51062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防撬电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防盗设备,确切地说是机动车防撬电门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门锁其结构由锁芯、锁键、钥匙、滑触电源开关、外壳、连杆组成,其特点是用原配钥匙插进锁孔时、锁键露在锁芯外的部分就从卡槽里缩回到相应的位置,锁芯就可以随着钥匙向开锁或启动的相应位置转动同时锁芯上的连杆也带动滑触电源开关滑到开锁或启动的相应位置上。此时开关闭合,电路接通,机动车可以启动或行驶。根据对该电门锁进行的防盗实验,用撬具钥匙孔里锁键露在锁芯外的部分没有缩回到锁芯相应的位置里,锁键卡在卡槽里,锁芯不能转动,当用力把撬具向开锁或启动的方向板动时,卡在卡槽里的动力压迫下,有的便开,有的被迫缩回锁芯里。这时锁芯可以随着撬具一起转动到开锁或启动的相应位置,同时锁芯上的连杆也带动着滑触电源开关滑到开锁或启动的相应位置上,随即电源开关闭合,电路接通,机动车可以启动或行驶。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一些锁具制造企业设计十字形锁孔电门锁、弧形锁孔电门锁等。虽然防盗技术有一定提高,但是用特别的坚硬的撬具的破坏下也抵挡不了。如何尽快克服上述缺陷,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机械式机动车防撬电门锁。该锁具在被强行打开时,会自动断开电源电路使机动车无法启动或行驶来达到防盗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动车防撬电门锁,包括外壳、锁芯、锁键、锁扣环、断电装置和滑触开关,所述断电装置主要由限位块、滑槽、滑块、弹簧、上绝缘板、下绝缘板及方形外壳构成,方形外壳位于电子锁锁身的侧面,下绝缘板固定在方形外壳内的下方,有两个金属导电触点,两个触点各有一根电源线引出,上绝缘板与下绝缘板平行,其上方有销柱,下方有平行的导电金属片,金属片与下绝缘板的两个金属导电触点对应,弹簧位于上、下绝缘板中间,滑槽位于上绝缘板上方,与上绝缘板留有一定间距,上绝缘板的销柱位于滑槽中,锁扣环呈圆形并带有柄,其内侧设有对应于锁键的卡槽,外壳内侧的卡槽位置设有锁扣环槽,锁扣环槽位于锁芯上有锁键的相应位置上,锁扣环的柄穿过外壳上的槽口,限位块套在锁扣环的柄上并叠置在滑块上。
所述锁扣环的内侧结构与外壳的内侧结构一致,
所述限位块为圆柱形的塑料胶粒,在圆形面的一侧有一个套在锁扣环柄上的孔槽。
所述断电装置里引出的两根电源线与电门锁开关接成串联电路。
所述外壳的内侧有四个相对称而形状不同的卡槽。
所述锁扣环的直径与锁扣环槽直径吻合。
所述锁扣环厚度大于锁芯的两个相邻的锁键的距离。
所述锁扣环在其内环面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在普通电子锁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锁扣环和断电装置,如果用撬具或与原钥匙不吻合的钥匙强行打开此锁,有部分锁键带动着锁扣环一起转动,同时套在锁扣环柄上的限位块也随着锁扣环向同一方向移动,使限位块解除对弹簧的制约,上绝缘板弹起使金属片与金属导电触点断开,线路变成断路状态,机动车不能启动或行驶,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防盗性能高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防撬电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机动车防撬电门锁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机动车防撬电门锁的左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机动车防撬电门锁在拆掉断电装置上盖后的右视图;
图5为断电装置处于断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子锁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子锁锁芯插入匹配钥匙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锁扣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锁扣环的侧视图;
图10为锁芯带动锁扣环一起转动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 2——锁扣环
3——断电装置 4、4′——弹簧
5——下绝缘板 6——导线
7——触点 8——上绝缘板
9——金属片 10——销柱
11——滑块 12——锁芯
13——锁键 14——卡槽
15——柄 16——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敬昌,未经韦敬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5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