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括热塑性套管的跳闸致动器、包括跳闸致动器的跳闸单元和电气开关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7612.8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H·J·卡利诺;L·A·马洛尼;J·B·享伯特;M·瑟雅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2 | 分类号: | H01H71/12;H01H7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塑性 套管 跳闸 致动器 单元 电气 开关设备 | ||
1.一种电气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开关设备包括
可分离触点(84);
操作机构(86),其构造成断开和闭合所述可分离触点(84);和
跳闸单元(80),其与所述操作机构(86)共同作用以跳闸断开所述可分离触点(84),所述跳闸单元(80)包括:
传感器(87),其构造成检测流过所述可分离触点(84)的电流,
处理器(88),其构造成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电流输出跳闸信号(90),和
跳闸致动器(2),其包括:
壳体(4,17),其具有凹部(6),
线圈(8),其位于所述壳体(4)的凹部(6)内,所述线圈具有贯穿的开口(10),
磁铁(12),其位于所述壳体(4)的凹部(6)内,
热塑性套管(14),其具有贯穿的导管(16),所述热塑性套管(14)联接到所述壳体(17)上,和
衔铁(18),其能够设置在所述线圈(8)的开口(10)内并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热塑性套管(14)的导管(16)内,所述磁铁(12)将衔铁(18)吸向所述壳体(4);和
弹簧(22),其偏压所述衔铁(18)使之远离所述壳体(4),以使所述操作机构(86)跳闸断开所述可分离触点(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7)还包括其中具有开口(38)的盖(17);其中所述衔铁(18)包括构造成穿过所述盖(17)的开口(38)的第一端(54)和与所述第一端(54)相对的第二端(56),所述第二端(56)中具有开口(58),所述弹簧(22)在第二端(56)的开口(58)内与衔铁(18)相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18)的第二端(56)能够设置在所述线圈(8)的开口(10)内;其中所述衔铁(18)的第一端(54)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热塑性套管(14)的导管(16)内并构造成穿过所述盖(17)的开口(3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18)的第一端(54)是具有第一直径(66)的动铁芯(40);其中所述衔铁(18)的第二端(56)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直径(66)的第二直径(68);其中所述第二端(56)的开口(58)是穿过衔铁(18)的第二端(56)并进入衔铁(18)的动铁芯(40)内的长形凹部(70);其中所述弹簧(22)是在所述衔铁(18)的第二端(56)的长形凹部(70)内延伸的长形压缩卷簧。
5.一种用于电路断续器(82)的跳闸单元,所述电路断续器(82)包括可分离触点(84)和构造成断开和闭合所述可分离触点(84)的操作机构(86);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闸单元包括:
传感器(87),其构造成检测流过所述可分离触点(84)的电流;
处理器(88),其构造成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电流输出跳闸信号(90);和
跳闸致动器(2),其包括:
第一子组件(30),其包括:
壳体(4),其具有凹部(6),
线圈(8),其位于所述壳体(4)的凹部(6)内,所述线圈具有贯穿的开口(10),和
磁铁(12),其位于所述壳体(4)的凹部(6)内;
第二子组件(34),其位于所述第一子组件(30)的壳体(4)的凹部(6)内,所述第二子组件(34)包括:
热塑性套管(14),其具有贯穿的导管(16),所述热塑性套管(14)联接到所述第一子组件(30)的壳体(4)上,和
衔铁(18),其能够设置在所述线圈(8)的开口(10)内并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热塑性套管(14)的导管(16)内,和
弹簧(22),其构造成偏压所述衔铁(18)使之远离所述第一子组件(30),以使所述操作机构(86)跳闸断开所述可分离触点(84),
其中所述磁铁(12)构造成克服所述弹簧(22)的力并将所述衔铁(18)吸向所述第一子组件(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76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聚能型爆破药包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双馈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