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括热塑性套管的跳闸致动器、包括跳闸致动器的跳闸单元和电气开关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7612.8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H·J·卡利诺;L·A·马洛尼;J·B·享伯特;M·瑟雅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2 | 分类号: | H01H71/12;H01H7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塑性 套管 跳闸 致动器 单元 电气 开关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电气开关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包括跳闸单元的电路断续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电路断续器的跳闸单元。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涉及用于跳闸单元的跳闸致动器。
背景技术
电气开关设备包括例如电路开关装置、如断路器的电路断续器、电网保护器、接触器、电机起动器、电机控制器及其它负荷控制器。现有技术中公知如电路断续器、特别是模制外壳种类的电路断续器的电气开关设备。例如见美国专利No.5,341,191。
断路器用于保护电气电路免受由于过电流状况--例如过载状况、较严重短路或故障状况--造成的损害。模制外壳断路器通常包括每相一对可分离触点。可分离触点或者可经由设置在外壳的外部的手柄手动地操作,或者可响应于过电流状况自动地操作。通常,这样的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和跳闸单元,操作机构设计成迅速断开和闭合可分离触点,而跳闸单元以自动操作模式检测过电流状况。一旦检测到过电流状况,跳闸单元就将操作机构跳闸到跳闸状态,使可分离触点移至其断开位置。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5,910,760和6,144,271。
美国专利No.6,853,279公开了一种跳闸致动器,其包括绕线管组件、隔板、优选在特定组装步骤后被磁化的磁片、壳体、盖、波形垫圈、上套管、衔铁或动铁芯、下套管、内保持环、弹簧和定位螺钉。
已知的跳闸致动器包括12个零件,其中包括浸渍或涂覆的用于调节弹簧的定位螺钉、黄铜套管和黄铜衬套。浸渍的定位螺钉用于调节弹簧压缩量,从而调节跳闸力。定位螺钉的螺纹浸渍以在螺钉调节之后将定位螺钉锁止的材料。然而,认为螺钉调节可能导致螺纹中的浸渍材料颗粒脱落并可能影响衔铁底面与隔板之间的操作及接触。因此,这种碎屑可能妨碍衔铁或动铁芯的适当的磁密封力,因此可能导致磁冲出(shock out)。结果,可能由于机械振动而过早地释放致动力。
因此,用于跳闸单元的跳闸致动器仍存在改进空间。
包括跳闸致动器的跳闸单元也存在改进空间。
包括含跳闸致动器的跳闸单元的电气开关设备--如电路断续器--存在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跳闸致动器、跳闸单元以及电器开关设备,其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式满足了这些及其它需求,其提供了一种其中热塑性套管具有贯穿的导管的跳闸致动器。热塑性套管联接到跳闸致动器的壳体。跳闸致动器的衔铁可设置在线圈的开口内并可滑动地设置在热塑性套管的导管内。优选地,衔铁包括有台肩,且热塑性套管构造成用作衔铁止动件。衔铁还优选包括容置弹簧的长形内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电气开关设备包括:可分离触点;操作机构,其构造成断开和闭合所述可分离触点;和跳闸单元,其与所述操作机构共同作用以跳闸断开所述可分离触点,所述跳闸单元包括:传感器,其构造成检测流过所述可分离触点的电流;处理器,其构造成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电流输出跳闸信号;和跳闸致动器,其包括:壳体,其具有凹部;线圈,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凹部内,所述线圈具有贯穿的开口;磁铁,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凹部内;热塑性套管,其具有贯穿的导管,所述热塑性套管联接到所述壳体上;和衔铁,其能够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开口内并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热塑性套管的导管内,所述磁铁将衔铁吸向所述壳体;和弹簧,其偏压所述衔铁使之远离所述壳体,以使所述操作机构跳闸断开所述可分离触点。
所述壳体可还包括其中具有开口的盖;衔铁可包括构造成穿过盖的开口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中具有开口,所述弹簧在第二端的开口内与衔铁相接合。
所述衔铁的第二端可设置在线圈的开口内;所述衔铁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热塑性套管的导管内并构造成穿过盖的开口。
所述衔铁的第一端可以是具有第一直径的动铁芯;所述衔铁的第二端可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第二端的开口可以是穿过衔铁的第二端并进入衔铁的动铁芯内的长形凹部;所述弹簧可以是在所述衔铁的第二端的长形凹部内延伸的长形压缩卷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7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聚能型爆破药包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双馈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