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9631.4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12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模;黄昌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机箱 散热 装置 | ||
1.一种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本体,其具有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区分有至少一个受热部、至少一个散热部,且一个第一热导管组配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令所述第一热导管组连接所述受热部及散热部,并将所述受热部所吸收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散热部散热;及
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具有复数个散热鳍片及至少一个第二热导管,所述第二热导管连接所述本体及所述散热鳍片,并将传导到所述本体的热量带到所述散热模组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导管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吸热端及至少一个第二散热端,所述第二吸热端连接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端穿接所述散热鳍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相对所述散热模组的一侧设有一个传热部连接所述散热模组,所述传热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传导端及至少一个第二传导端,所述第一传导端将传导到第一热导管组的热量,透过所述第二传导端带到所述散热模组进行散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体与相对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接触,以形成一个热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导管组具有复数个第一热导管,所述第一热导管具有一个第一吸热端及一个第一散热端,所述第一吸热端毗邻所述第一凸体,所述第一散热端远离所述第一凸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一个第一散热部、一个第二散热部、一个第三散热部、一个第四散热部及一个第五散热部并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冷区域,所述第一散热部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面朝远离所述受热部方向,所述第二、三、四、五散热部相互环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周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承载至少一个机板,所述发热元件设于所述机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用以容置所述第一热导管组,且所述凹槽一部分毗邻所述第一凸体及受热部周围,其另一部分则毗邻所述散热部及所述本体的周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外侧具有复数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设于所述本体容置空间的相反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还包括:
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并用以支撑所述机板;及
至少一个导热元件,设于相邻两机板间,且所述导热元件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体延伸对应抵接所述机板上的发热元件,并形成所述热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包括一个第三热导管组,所述第三热导管组具有复数个第三热导管,各所述第三热导管具有一个第三吸热端毗邻所述第二凸体,及一个第三散热端远离所述第二凸体,所述第三吸热端将吸收的热量透过所述第三散热端传导至所述散热部散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进一步对接一个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相对所述容置空间,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凸体,所述盖体另一侧相反的所述容置空间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所述第三凸体凸伸抵接所述发热元件形成所述热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一个第四热导管组,所述第四热导管组具有复数个第四热导管,各所述第四热导管具有一个第四吸热端毗邻所述第三凸体,及一个第四散热端远离所述第三凸体,所述第四吸热端将吸收的热量透过所述第四散热端分别传递给所述盖体上的散热鳍片及所述散热部散热。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相对所述散热模组的至少一侧设有一个传热部,所述传热部用以连接对应所述散热模组,所述传热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传导端及至少一个第二传导端,所述第一传导端可将传导到所述第一热导管组的热量,透过所述第二传导端带到所述散热模组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6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读写平台
- 下一篇:用于加热锯齿条的感应加热器及感应加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