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缸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6150.4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臧发业;孔祥臻;吴芷红;郑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5/00 | 分类号: | F15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控制 作用 叶片 液压 变压器 | ||
1.一种液压缸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包括第一变量部件(1)、第二变量部件(2)、壳体(3)、右端盖(4)、左端盖(6),其特征在于,第一变量部件(1)与第二变量部件(2)共用同一根旋转轴(5),第一变量部件(1)的转子(7)通过花键与旋转轴(5)的左侧花键配合联接,第二变量部件(2)的转子(14)通过花键与旋转轴(5)的右侧花键配合联接,第一变量部件(1)与第二变量部件(2)安装在同一个壳体(3)内,右端盖(4)、左端盖(6)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变量部件(1)包括转子(7)、定子(8)、叶片(9)、旋转轴(5)、变量油缸(10)和配流盘(11、12),转子(7)的宽度比定子(8)的宽度稍小,转子(7)安装在定子(8)内,叶片(9)的一端放入转子(7)的叶片槽内,另一端与定子(8)的内表面接触,变量油缸(10)包括变量活塞(10-1)、变量杆(10-2)、变量缸体(10-3),变量缸体(10-3)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3)上,变量杆(10-2)的球形头端与变量活塞(10-1)的凹型槽联接,变量杆(10-2)的另一端固定在定子(8)的长半径圆弧中心线处的外表面上,配流盘(11、12)安装在旋转轴(5)上,并紧压在定子(8)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变量活塞(10-1)的凹型槽制作成圆弧型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变量部件(2)包括旋转轴(5)、转子(14)、定子(15)、叶片(16)、变量油缸(13)和配流盘(17、18)组成,转子(14)的宽度比定子(15)的宽度稍小,转子(14)安装在定子(15)内,叶片(16)的一端放入转子(14)的叶片槽内,另一端与定子(15)的内表面接触,定子(15)外圈以长半径圆弧中心为中心150°范围内作成齿轮型式;变量油缸(13)包括变量活塞(13-1)、端盖(13-2)、壳体(3),变量活塞(13-1)作成齿条型式,齿条式变量活塞(13-1)与齿轮式定子(15)构成齿轮传动幅;上、下端盖(13-2)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3)上;配流盘(17、18)安装在旋转轴(5)上,并紧压在定子(15)的左右两个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变量部件(1)的上油口为液压缸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的进油口,进油口与恒压网络系统的高压端连接,第二变量部件(2)的上油口为液压缸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的出油口,出油口与负载端连接,第一变量部件(1)的下油口与第二变量部件(2)的下油口连接在一起,成为液压缸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一个油口,该油口与油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1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条形半导体投光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百叶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