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隔热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320.2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7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邹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维涛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2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结构的汽车外壳,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是能有效解决车辆因阳光直射所造成的车内温度过高的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汽车渐渐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目前,所有汽车都面临着夏天因阳光照晒造成车内温度过高的问题,黑色汽车的这种问题就更加严重。现在普遍的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车内加装空调,缺点是增加油耗,发动机熄火后温度升高,无法解决发动机周围温度过高的问题。二是将车顶盖和引擎室外盖涂成白色,这种方法有一定效果,但破坏了汽车的整体美感。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汽车外壳在隔热方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在现有材料的前提下,解决其隔热问题的汽车隔热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汽车隔热壳,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侧设置内壳,在内壳上表面设置反光层,外壳和内壳边部通过密封圈密封成为一中空腔体,内壳上设有抽气嘴。抽气嘴的作用是兼有抽气和放气两种功能。
内壳上表面的反光层为反光材料涂覆层或反光膜层。
内壳为一块与外壳相适应的板制成或两块、三块、或四块板或多块板拼合而成。主要作用是外壳和内壳边部通过密封圈密封成为两块、三块、四块或多块中空腔体区域。
车壳采用双层结构,分为外壳和内壳,这样便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隔热壳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计内壳和外壳为密封的双层结构,内壳表面涂有反光材料,四周有密封圈,具体是将内壳安装于外壳下面,然后将内外壳之间的空气抽出,使内、外壳之间形成一真空腔体,具有很好的隔热作用;不需要使用新材料,新型车壳不破坏汽车外观,汽车可随意使用任何颜色不必担心阳光照晒,由于内壳是可拆卸的,如果车壳遭到损坏,可以很方便的将内壳拆下,修复后,再将内壳装上,通过抽气嘴抽出内外壳之间的空气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隔热壳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壳为一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壳为四块时拼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隔热壳的最佳实施例。
图中:1、外壳 2、内壳 3、反光层 4、密封圈 5、抽气嘴 6、安装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隔热壳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
本汽车隔热壳,内壳2采用一块与外壳1相适应的板制成,在内壳2上表面涂覆反光材料涂层3后,四周有密封圈4,将内壳2安装于外壳1下面用安装螺丝6固定,然后用抽气装置通过抽气嘴5将外壳1和内壳2之间的空气抽出,由于密封圈4的密封作用,外壳1和内壳2之间便抽成真空。再加上内壳2上表面的反光材料涂层3反射热辐射的作用,使汽车隔热壳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车壳受损时,可将内壳2拆卸下进行维修。
内壳2上表面的反光层3还可以采用反光膜层。粘贴在内壳2上表面。
参照图3:
根据外壳1面积大小和设计需要,内壳2还可以设计为四块板拼合而成。每块内壳2板上各自独立设有抽气嘴5和安装螺丝6,可以方便的将内壳2板安装到外壳1上,并通过四周的密封圈4密封,通过抽气嘴5将外壳1和内壳2之间的每个中空腔体抽成真空。
内壳2还可以设计为两块、三块或多块板横向或竖向拼合而成。只要能够与外壳1形成一中空腔体,或多块小中空腔体区域。每块内壳2板都可以方便拆卸和安装,并且都可以方便的将中空腔体内的空气抽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维涛,未经邹维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工具
- 下一篇:具有径向导流作用的粗粉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