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鞍座可举升牵引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396.5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焦明明;杨学启;马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9/00 | 分类号: | B62D49/00;B60N2/015;B60N2/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立晓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座可举升 牵引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特别涉及一种6X4鞍座可举升的牵引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港口及钢厂的不断发展,运输业都在迅速发展,对具有高承载能力的鞍座可举升牵引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港口及钢厂所用鞍座可举升的牵引车都为4X2刚性后悬牵引车,后悬挂为刚性连接几乎没有减震。而6X4牵引车都为鞍座固定式牵引车,鞍座不能举升,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可靠的鞍座可举升牵引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鞍座可举升牵引车,包括整车后悬挂,其特征是,整车后悬挂连着鞍座举升系统。
所述的鞍座举升系统包括举升油缸底托,举升油缸底托直接焊接在车架纵梁下翼面,举升油缸底托与举升油缸下端相连,举升油缸上端安装在举升摆臂上,举升摆臂前端通过贯通轴安装在车架纵梁上,后端与鞍座连接。
所述的整车后悬挂包括中驱动桥、后驱动桥、下推力杆、上推力杆、油气弹簧和限位块,中驱动桥下端和后驱动桥下端分别通过下推力杆与鞍座举升系统的举升油缸底托相连,中驱动桥上端和后驱动桥上端分别通过上推力杆安装在车架横梁上,中驱动桥和后驱动桥桥壳分别与油气弹簧下端相连,油气弹簧上端安装在车架纵梁上,所述的限位块直接安装在车架纵梁下翼面。
车辆行驶时,中驱动桥和后驱动桥把动力通过上、下推力杆传递给车架,油气弹簧起减震作用。限位块起重载限位作用。鞍座的举升可控制其举升系统使得举升油缸伸长或缩短,此时举升摆臂绕前端贯通轴转动。贯通轴同时起牵引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老式结构相比,在于整车重载时减震效果好,驱动桥承载能力强,适应较大吨位货物;举升系统可实现挂车的结合与分离,运输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驱动桥 2、后驱动桥 3、下推力杆 4、油气弹簧 5、上推力杆 6、限位块 7、举升油缸底托 8、举升油缸 9、举升摆臂 10、鞍座 11、贯通轴 12、车架纵梁 13、车架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鞍座可举升牵引车,包括整车后悬挂,整车后悬挂连着鞍座举升系统。鞍座举升系统包括举升油缸底托7,举升油缸底托7直接焊接在车架纵梁12下翼面,举升油缸底托7与举升油缸8下端相连,举升油缸8上端安装在举升摆臂9上,举升摆臂9前端通过贯通轴11安装在车架纵梁12上,后端与鞍座10连接。整车后悬挂包括中驱动桥1、后驱动桥2、下推力杆3、上推力杆5、油气弹簧4和限位块6,中驱动桥1下端和后驱动桥2下端分别通过下推力杆3与鞍座举升系统的举升油缸底托7相连,中驱动桥1上端和后驱动桥2上端分别通过上推力杆5安装在车架横梁13上,中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桥壳分别与油气弹簧4下端相连,油气弹簧4上端安装在车架纵梁12上。限位块6直接安装在车架纵梁12下翼面。
车辆行驶时,中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把动力通过上、下推力杆传递给车架,油气弹簧4起减震作用。限位块6起重载限位作用。鞍座的举升可控制其举升系统使得举升油缸伸长或缩短,此时举升摆臂9绕前端贯通轴11转动。贯通轴同时起牵引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