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双流程高效井场原油加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790.9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薛炳平;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三力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B65D88/7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双流 高效 井场 原油 加热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双流程高效井场原油加热系统。
二、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对于采用单井拉油的含腊井、稠油井,原油加热大都采用多功能罐或高架方罐以炉体烟道形成盘管直接加热原油的方式,该方法一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烟道穿孔,造成原油溢流到烟道内,引发火灾;二是烟道温度过高,原油易在烟道外壁结焦,影响传热效果,加热效率低。并且对于高含水的原油,因罐体卸油卸水通道为一个出口,高含蜡油卸油时温度需要达到70℃,特超稠油甚至要达到90℃以上的高温,该加热方式在给原油加热的同时也给水加热,造成了燃料的大量浪费,并且卸油通道在冬季容易堵塞,目前采用在管道外壁缠绕电阻丝加热的方式,升温慢、能耗大。
另外,高架方罐内原油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液位的上涨,罐内原油易发生冒泡外溢,一旦超限,导致原油冒罐,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存在发生火患的可能。而解决井筒举升问题大都采用电加热方式,投资高、能耗大。目前有提出通过建设一套完整的加热系统,利用空心抽油杆采用热水循环加热的方式解决井筒举升问题,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新建的加热系统由于目前采用的进罐原油加热系统的局限性,加热炉不能共用,不但占用了井场空间,增加了投资,而且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浪费了燃料。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解决原油进罐加热并能为井筒举升加热系统提供热源的分体式双流程高效井场原油加热系统。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加热单元和换热单元构成,加热单元与换热单元通过介质循环管联接,其中,所述的换热单元主要由储油罐罐体、换热盘管、卸油管、卸水管、介质循环管构成;储油罐罐体内设有换热盘管,储油罐罐体外设有卸油管和卸水管;所述的换热盘管由水层换热盘管和油层换热盘管构成,各自为独立流程,通过罐体外高温闸阀切换控制加热,所述的水层换热盘管设置在储油罐的底部,油层换热盘管设置在储油罐的中部,油层换热盘管与储油罐罐底之间的距离为:储油罐内储存液量的限制高度减去拉油罐车容积在储油罐内占的高度。
上述的卸油管和卸水管分别通过卸油阀和卸水阀联接控制,汇成一个出口管,出口管向下倾斜。
上述的卸油管和卸水管与储油罐罐底的距离与油层换热盘管、水层换热盘管与储油罐罐底的距离一致。
上述的卸油管、卸水管内均设有加热盘管,分别与油层换热盘管、水层换热盘管相连通,由盘管控制阀控制加热。
上述的换热单元储油罐罐体外壁设有与罐内连通的原油溢流管,原油溢流管出口距灌顶20-30cm。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单元由加热炉、鼓风机、热油循环泵、高位槽、低位槽、介质循环管构成,加热炉的底部设有鼓风机,内设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内装有导热介质,通过介质循环管由加热炉内的加热盘管和换热单元的换热盘管构成导热介质循环系统,导热介质主要通过高位槽、低位槽、热油循环泵、油气分离器和过滤器组成导热介质补充循环系统。
当然,加热盘管出口可以设置双流程,一种通过高温闸阀联接上述的加热单元,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高温闸阀可联接井筒举升加热循环系统,而不采用上述的加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罐罐体的顶部设有人孔、量油口、呼吸阀和进油口,储油罐罐体的顶部人孔与储油罐罐体底部斜对角处设有清砂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如下:
(1)、卸油时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无安全隐患;(2)、储油罐罐体内特殊的双层双流程加热盘管和卸油、卸水的区分设计,最大程度上节约了燃料的消耗量;(3)、卸油管、卸水管内设计的加热盘管结构,避免了冬季的堵塞现象;(4)、储油罐罐体外壁设计的原油溢流管避免了原油冒罐问题;(5)、实现了井筒举升加热系统与进罐原油加热系统的一体化,减少投资;(6)、结构合理,易于加工生产,维护方便。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单元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卸油管、卸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罐罐体的俯视图;
上图中:加热炉1、鼓风机2、热油循环泵3、电控制柜4、高位槽5、低位槽6、油气分离器7、过滤器8、温度表9、压力表10、高温闸阀11、介质溢流管12、介质循环管13、储油罐罐体14、储油罐支撑15、换热盘管16、卸油管17、卸水管18、防护围栏19、罐外爬梯20、卸油阀21、卸水阀22、透气阀23、原油溢流管24、清罐爬梯25、加热盘管26、盘管控制阀27、人孔28、量油口29、呼吸阀30、进油口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三力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三力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电子标签代币卡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吹风功能的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