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介导送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2965.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波;周必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李东京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介导送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输送装置,尤其是一种射频介导送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研制和生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时,需要给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高电压侧采集电路进行供电,因此如何获取一次高电压侧采集电路的电源,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大技术瓶颈;目前主要采用的激光送能和自励源取能两种方式,但其都有致命缺点,其中:
激光送能存在如下缺点:
1、工作条件要求高:激光送能过程中需要附加保证激光源运行的技术条件,如温度要求,湿度要求等,在满足这些工作条件下,才能实现送能,其工作条件要求高。
2、寿命周期短:激光送能中所用的连续半导体激光器在水温20℃,电流90A,占空比为10%(500Hz,200μs)的条件下工作时,平均工作寿命为2.19×109次脉冲;而在冷却水温35℃的条件下工作时,其平均工作寿命下降为1.65×109次脉冲。
3、需要监测和维护:由于激光的能量密度非常大,对光学界面、光连接器的要求也非常高;光学界面上的任何灰尘杂质都会造成该界面的烧蚀损坏,因此必须定期定时进行洁净,维护不易。
4、价格昂贵:一台激光送能的设备,其售价一般在一万四左右,价格昂贵。
自励源取能存在如下缺点:
1、自励源取能存在零电流死角的问题,一般电流小于1安培时自励源不工作,因此其还无法解决开关合闸瞬间出现的故障电流的测量和保护问题。
2、启动慢:自励源取能在高压母线电流较小时,取得的能量很低,如果此时再给电容充电,要达到采集电路正常工作的要求的能量所需的充电时间可达数分钟,导致自励源取能方式的启动非常慢;
3、自励源取能在大电流时取不到能量,在大的故障电流到来时,由于取能线圈的磁饱和而使取能功能失效,不能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以上因素大大的影响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和推广,而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射频介导送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射频介导送能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该装置包括振荡电路、激励耦合电路、介导体、耦合集能电路和能量接收电路,振荡电路通过激励耦合电路接入介导体的低压端,介导体的高压端通过耦合集能电路接入能量接收电路。
上述振荡电路是以SG3525芯片为振荡控制器件的振荡电路。
上述激励耦合电路包括射频磁芯、初级漆包线绕匝和次级漆包线绕匝,初级漆包线绕匝和次级漆包线绕匝分别设在射频磁芯的两侧,初级漆包线绕匝设有初级中心抽头,初级中心抽头接电源,初级漆包线绕匝的两端用于接振荡电路的出线;次级漆包线绕匝设有次级中心抽头;次级中间抽头接大地,次级漆包线绕匝两端用于接介导体的低压端电极,初级漆包线绕匝的匝数少于次级漆包线绕匝的匝数。
上述耦合集能电路包括射频磁芯、初级漆包线绕匝和次级漆包线绕匝,初级漆包线绕匝和次级漆包线绕匝分别设在射频磁芯的两侧,初级漆包线绕匝设有初级中心抽头,初级中心抽头接高压母线,初级漆包线绕匝的两端用于接介导体的高压端电极;次级漆包线绕匝的两端接用于接能量接收电路,初级漆包线绕匝的匝数多于次级漆包线绕匝的匝数。
上述能量接收电路包括射频二极管D1~D4,陶瓷电容C1、C2,胆电容E1、E2和电感L,陶瓷电容C1、胆电容E1、陶瓷电容C2,胆电容E2依次并联在射频二极管D1~D4的两端,射频二极管D1~D4的的另外两端接耦合集能电路4,胆电容E1和陶瓷电容C2之间串接有电感L,能量从胆电容E2的两端输出。
上述装置还包括均压电路,均压电路并接在高压电极和地之间。
上述均压电路由多个均压环状电极和多个高压电阻R组成,多个均压环状电极纵向串接形成电容串,电容串中的每个电容都并有高压电阻R,电容串的上端接高压电极,下端接地。
上述介导体为一个或多个。
上述介导体为电介常数ε≥1000的陶瓷体或电容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感应灯
- 下一篇:智能式环网柜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