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危重监护及输液控制诊疗一体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2312.1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袁衡新;杨越雄;李杨;孙传景;罗宁;谭智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A61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重 监护 输液 控制 诊疗 一体化 系统 | ||
1.一种危重监护及输液控制诊疗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设备、监护输液基站,中央监控服务器及医护PDA;
输液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的通讯方式与监护输液基站相连,接收监护输液基站的控制实施给病人的输液治疗,并发回输液设备的状态信息;
监护输液基站具有病人生理参数监测和一个或多个输液设备的输液控制功能,输液控制由医护人员根据病人、药物和治疗处方的信息形成输液方案,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实现对输液设备的开环控制,或在输液执行过程中通过监测及分析病人的生理参数,根据相应的反馈算法实时调整输液参数,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实现对输液设备的闭环控制;
中央监控服务器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多个监护输液基站并集中监控它们的运行状态,中央监控服务器还与医院信息系统相连;
医护PDA通过无线方式与监护输液基站和/或中央监护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输液状况和管理输液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监护及输液控制诊疗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输液基站包括如下模块: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提供给用户输入并完成相应的人机交互功能,显示输液过程中该监护输液基站控制的输液设备的信息及病人的生理参数监护信息,还根据病人、药物和治疗处方的信息输入输液参数并形成输液方案;
生理监护模块:包括生理监护检测模块及生理监护管理模块,用于监测病人的生理参数,分析和保存监护信息,为用户界面模块的生理参数的显示和闭环控制模块的输液闭环控制提供信息;生理监护检测模块由生理参数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单片机以及通讯子模块组成,用于检测生理信息;生理监护管理模块完成生理参数的分析和保存功能;
输液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及控制输液设备,把输液方案转换为输液控制指令,或接受闭环控制模块的输液控制指令,并将输液控制指令按每一定时间间隔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发送到指定的输液设备;
闭环控制模块:通过接收测量病人的生理参数的数据,根据反馈算法输出输液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输液管理模块;该闭环控制模块包括数据提取子模块、反馈算法子模块及控制子模块,数据提取子模块从生理监护模块中提取病人的血压数据作为输入,供反馈算法子模块使用,反馈算法子模块根据相应的闭环控制算法分别对所需的生理参数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反馈算法子模块得出的结果发送给控制子模块,控制子模块根据反馈算法的结果决定对哪一个输液设备进行调整,以及调整的幅度,形成输液控制指令并发送到输液管理模块,实施输液的闭环控制。
网络通讯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中央监控服务器和监护输液基站之间、监护输液基站和输液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无线的方式实现监护输液基站和医护PDA之间的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重监护及输液控制诊疗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输液基站还包括如下模块:
报警模块:对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的生理参数信息及输液设备的信息进行监控,当生理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或者输液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时,及时将报警信息显示在用户界面,同时将报警信息保存至监护输液基站本地数据库。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病人基本信息,药物基本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重监护及输液控制诊疗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监控服务器包括如下模块: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提供给用户输入并完成相应的人机交互功能,集中显示各个监护输液基站的主要信息,或显示某一监护输液基站的病人和各个输液设备的生理参数和输液信息,并对其管理的监护输液基站,根据病人、药物和治疗处方的信息输入输液参数并形成输液方案;
监护输液基站管理模块:远程集中控制多个监护输液基站的工作,处理各监护输液基站的在线输液设备的输液数据、报警信息和病人监护信息,对各监护输液基站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病人基本信息,药物基本信息,员工基本信息,床位使用状况或病人住院信息;
网络通讯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中央监控服务器和监护输液基站之间、中央监控服务器和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无线的方式实现中央监控服务器和医护PDA之间的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23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