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6923.3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7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国荣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K3/02;B62M9/04;B62M11/14;B62L1/06;B62K25/06;B62K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0436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外形美观、功能多样,操控稳定,转弯灵活、安全性高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两轮或四轮的自行车,其制动系统和操控的稳定性,一直很难克服和完善,所以其舒适性和安全性一直得不到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外形美观、功能多样,操控稳定,转弯灵活、安全性高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前轮轮组和后轮轮组,车架由前、后车架组成,前、后车架之间通过支梁连接,车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车座,车座下端与脚踏相连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后车架的变速装置连接,所述前轮轮组的两车轮之间安装有前轮总成,前轮总成包括前车架、减震装置、转向支臂机构、前轮制动机构和连接支架组成,连接支架包括左、右桥以及中央连接块,中央连接块固定安装在前车架底端,左、右桥一端与中央连接块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前左、右轮的转动轴固接;前左、右轮的转动轴内侧分别套装有前制动盘,对应前制动盘的相应位置安装有制动钳,制动钳固定在左、右桥与转动轴相接的一端上,制动钳上的启动器与车把上的制动手把连接有拉绳,所述前制动盘、制动钳、拉绳和制动手把组成前轮制动机构;所述左、右桥与前车架之间呈倾斜状安装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由减震弹簧和气缸组成,气缸套设在减震弹簧内,其活塞杆与固定在前车架上的横臂两端连接,所述中央连接块设有延伸板,前左、右轮的转动轴与左、右桥的连接端上设有固定连接板,转向支臂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延伸板与固定连接板之间,转向支臂随两前轮转向而摆动;所述后轮轮组包括后左、右轮,两后轮之间连接有后桥总成,后桥总成包括左、右半轴,左右半轴末端与后左、右轮连接,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以及夹紧套分别与左、右套管驱接,左、右套管之间的相对端部上安装有差速器,后车架固定安装在后桥总成外端面上,后车架上的变速装置的转动轴上还套装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与后桥总成上的从动齿轮通过链条驱接,对应从动齿轮一侧的后桥总成上还安装有后制动盘,对应后轮制动盘的后车架上安装有后制动钳,后制动钳上的启动器与车把上的另一制动手把连接有拉绳。采用该结构的自行车,前左、右轮以及后轮安装碟刹系统,刹车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前轮左、右桥采用弹簧和气缸配合实用,能有效对前轮起到缓冲作用,有效提高其舒适性,且后桥总成的左、右套管之间的相对端部上安装有差速器,自行车在转向时,后轮的内、外轮转速不相同,外轮转速比内轮要快,使得自行车转弯灵活、稳定,抓地性好,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差速器包括主动行星齿轮和被动行星齿轮,主动行星齿轮与被动行星齿轮上的盘齿上下端分别与小行星齿轮齿接,主动行星齿轮与后桥总成上的从动齿轮通过短轴和套设在短轴上的深沟球轴承套接。
所述左、右桥与前左、右轮的转动轴连接的一端为一纵向圆筒,与转向支臂一端连接的固定连接板安装在纵向圆筒底端,纵向圆筒顶端还固定有呈“L”型的连接片,制动钳固定安装在连接片上。
所述车架前、后端还分别安装有前、后支承架。
所述前、后车架之间的支梁内连接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上开有限位孔,连接套筒与车架通过固定螺钉连接,后车架可通过螺钉绕限位孔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该结构的自行车,前左、右轮以及后轮安装碟刹系统,刹车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前轮左、右桥采用弹簧和气缸配合实用,能有效对前轮起到缓冲作用,有效提高其舒适性,且后桥总成的左、右套管之间的相对端部上安装有差速器,自行车在转向时,后轮的内、外轮转速不相同,外轮转速比内轮要快,使得自行车转弯灵活、稳定,抓地性好,安全可靠。
2)、前、后车架之间的支梁内连接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上开有限位孔,连接套筒与车架通过固定螺钉连接,当后左、右轮其中一个轮被硬物叠高后,由于后车架可通过螺钉绕限位孔内转动,即后轮和前轮之间可错开一定角度,避免车身翻侧,能很好地保护驾驶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轮及后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行星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把2、前轮轮组3和后轮轮组4,车架1由前、后车架11、12组成,前、后车架11、12之间通过支梁5连接,车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车座6,车座6下端与脚踏7相连的输出轴8上安装有主动轮9,主动轮9通过链条10与设置在后车架12的变速装置连接13,所述前轮轮组3的两车轮之间安装有前轮总成14,前轮总成14包括前车架11、减震装置15、转向支臂机构16、前轮制动机构17和连接支架18组成,连接支架18包括左、右桥19、20以及中央连接块21,中央连接块21固定安装在前车架11底端,左、右桥19、20一端与中央连接块2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前左、右轮301、302的转动轴22固接;前左、右轮301、302的转动轴22内侧分别套装有前制动盘1701,对应前制动盘1701的相应位置安装有制动钳1702,制动钳1702固定在左、右桥19、20与转动轴22相接的一端上,制动钳1702上的启动器与车把2上的制动手把1703连接有拉绳,所述前制动盘1701、制动钳1702、拉绳和制动手把1703组成前轮制动机构17;所述左、右桥19、20与前车架11之间呈倾斜状安装有减震装置15,减震装置15由减震弹簧1501和气缸1502组成,气缸1502套设在减震弹簧1501内,其活塞杆1503与固定在前车架11上的横臂1504两端连接,所述中央连接块21设有延伸板24,前左、右轮301、302的转动轴22与左、右桥19、20的连接端上设有固定连接板25,转向支臂16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延伸板24与固定连接板25之间,转向支臂16随两前轮301、302转向而摆动;所述后轮轮组4包括后左、右轮401、402,两后轮之间连接有后桥总成26,后桥总成26包括左、右半轴2601、2602,左、右半轴2601、2602末端与后左、右轮401、402连接,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27以及夹紧套28分别与左、右套管29、30驱接,左、右套管29、30之间的相对端部上安装有差速器31,后车架12固定安装在后桥总成26外端面上,后车架12上的变速装置31的转动轴32上还套装有同步齿轮33,同步齿轮33与后桥总成26上的从动齿轮37通过链条38驱接,对应从动齿轮37一侧的后桥总成26上还安装有后制动盘39,对应后轮制动盘39的后车架12上安装有后制动钳40,后制动钳40上的启动器与车把2上的另一制动手把41连接有拉绳,所述差速器31包括主动行星齿轮3101和被动行星齿轮3102,主动行星齿轮3101与被动行星齿轮3102上的盘齿3103上下端分别与小行星齿轮3104齿接,主动行星齿轮3101与后桥总成26上的从动齿轮37通过短轴43和套设在短轴43上的深沟球轴承44套接,所述左、右桥19、20与前左、右轮301、302的转动轴22连接的一端为一纵向圆筒45,与转向支臂16一端连接的固定连接板25安装在纵向圆筒45底端,纵向圆筒45顶端还固定有呈“L”型的连接片46,制动钳1702固定安装在连接片46上,所述车架1前、后端还分别安装有前、后支承架47、48,所述前、后车架11、12之间的支梁5内连接有连接套筒49,连接套筒49上开有限位孔50,连接套筒49与车架1通过固定螺钉51连接,后车架12可通过螺钉51绕限位孔50内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国荣,未经彭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三轮摩托车
- 下一篇:不等轮径双导轨簧式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