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处理造纸废水的新型生物膜一体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6407.9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际;杨宇;刘德永;朱勇强;郑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造纸 废水 新型 生物膜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新型生物膜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反应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体分隔成并列的5个反应池(A、B、C、D、E),相邻反应池之间以不同的上下连通方式形成:第一反应池(A)和第二反应池(B)为上流式厌氧池,内腔填充满多孔弹性填料(3);第三反应池(C)为上流式,而第四反应池(D)为下流式,该两反应池(C、D)均为好氧流化反应池,内腔部分填充多孔弹性填料(3),且各底部一侧布置一个曝气管(2);第五反应池(E)为上流式好氧氧化池,池内填充满多孔弹性填料(3),池底部中央布置一个曝气管(2);一个曝气泵(8)出口联接曝气管路分别各经一个控制阀(5)连通第三、四、五反应池(C、D、E)的曝气管(2);每个反应池(A、B、C、D、E)中带有溢流堰的隔板,这些溢流堰的隔板沿着水流的方向依次降低,保证废水流向;所有反应池(A、B、C、D、E)上下两端各设一块多孔网板(7)固定多孔弹性填料;各反应池(A、B、C、D、E)底部均设有排泥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造纸废水的新型生物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反应池(A、B)中多孔弹性填料的体积填充率为98%-100%;第三、第四反应池(C、D)中多孔弹性填料的体积填充率为35%-45%;第五反应池(E)中多孔弹性填料的体积填充率为98%-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该处理造纸废水的新型生物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弹性填料(3)为聚氨酯材料,立方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4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气发生炉的旋转密封加料装置
- 下一篇:双向拉绳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