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处理造纸废水的新型生物膜一体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6407.9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际;杨宇;刘德永;朱勇强;郑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造纸 废水 新型 生物膜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生物膜与水解酸化、生物流化和接触氧化等工艺相结合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是一类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同时具有高色度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用于处理造纸废水的一些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但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处理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基建和日常的维护费用大。
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在当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中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即通过一定的固定化技术手段,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使微生物固着生长,有利于提高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的数量,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适应性,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本装置是针对造纸废水的特性,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与水解酸化、生物流化和好氧接触氧化等工艺优点相结合,集合成一种新型的生物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结合生物膜法的优点,提供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新型生物膜一体化装置,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减少了剩余污泥量和占地面积,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新型生物膜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反应箱体,其特征在于反应箱体分隔成并列5个反应池,相邻反应池之间以不同的上下连通方式形成:第一、第二反应池为上流式厌氧池,内填充满多孔弹性填料;第三反应池为上流式,第四反应池为下流式,该两个反应池均为好氧流化反应池,池内部分填充多孔弹性填料,反应池底部一侧布置曝气装置,在空气的带动下池中的悬浮载体呈流化状态;第五反应池为上流式好氧氧化池,池内填充满多孔弹性填料,反应池底部中央布置曝气装置对池内曝气充氧。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经每个反应池向前水平推流,各反应池中带有溢流堰的隔板沿着水流的方向依次降低。所有反应池上下两端各设一块多孔网板固定多孔弹性填料,防止多孔弹性填料的流失。各反应池底部均设有排泥口,可定期从各反应池中排泥。
上述第一、第二、第五反应池内腔多孔弹性填料的体积填充率为98%-100%,而第三、第四反应池内多孔弹性填料的体积填充率为35%-45%,上述多孔弹性填料为聚氨酯材料,立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装置是集合了多种工艺的组合装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合理,从而节省了投资和维护费用。
(2)该装置采用了多孔弹性填料,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可将大部分的微生物和酶制剂固定在载体上,微生物固定化后不易脱落,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和载体堵塞,多孔弹性填料平均湿密度为1.00g/cm3,在水中呈悬浮状态,动力消耗低,可使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有效接触,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3)该装置流化反应池中多孔弹性填料在水流和气流的作用下形成很好的流化状态,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氧在流化床内由于紊流的水力条件而迅速的扩散到生物载体的周围,扩大了生物体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和废水与生物膜之间的相对运动,促进有机物被载体生物膜吸附,同时也为有机物的降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生化反应的速率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并且不存在堵塞的问题,在水流和气流的作用下,老化的生物膜会自动更新脱落,使其始终处在高效状态。
(4)该装置产生污泥量小,可取消或减少污泥消化系统,节省基建费用。工艺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系统停止运行后恢复启动快,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4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气发生炉的旋转密封加料装置
- 下一篇:双向拉绳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