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鸟的扑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6567.3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胡盛斌;贾慈力;陈闵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6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俗称机器飞鸟)的扑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鸟的扑动机构。
背景技术
扑翼的飞行方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飞行生物的飞行之中,扑翼飞行囊括了固定翼飞行和旋翼飞行的优点,可以快速的起飞、加速和悬停,具有高度机动性和灵活性。飞行生物的飞行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低频率的扑动飞行,如许多大型鸟类(鹰、鹫、大雁、海鸥、天鹅等),翼展较长较大,扑动频率较低,从零到数十赫兹不等,采用低频率的扑动和滑翔相结合的扑动形式;中频的扑动飞行,主要为体形中等的鸟类(如燕子、麻雀、鸽子等),翅膀不太大,扑动频率相对较高,极少采用滑翔方式;高频的扑动飞行,这种飞行方式是采用频率极高、翅膀的运动规律复杂的扑翼形式,如蜂鸟及体形更小的鸟类和大多数昆虫,扑动频率约为60~80赫兹,能够在空中实现前进、后退、悬停和其它一些高难度的机动飞行。
超小型飞行器主要是尺寸大小介于无人飞机(一般10m以内)和微型飞行器(一般10cm以内)之间的一类飞行器,一般指外形尺寸在1m以内。在超小型飞行器方面,和固定翼布局相比,仿生扑翼在气动方面,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仿生扑翼的布局首先给超小型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扑翼的结构、材料以及运动机构的微小型化设计方面面临着较多的技术难题。扑动装置是仿生超小型飞行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扑动装置的优劣将对超小型仿生飞行器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在超小型扑翼飞行器的扑动方式上,比较适合采用低频、中频扑动,也适合采用电机驱动。
自然界中飞鸟在飞行时翅膀的运动是三维的,存在着拍打、摆动和扭转,在设计扑动装置时,必须满足扑翼的这种运动方式。目前,在超小型扑翼飞行器方面,扑动装置采用的是一维的拍打运动,有些采用一维拍打运动结合飞行器尾部舵面控制,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扑翼三维飞行运动。在拍打运动方面,所采用的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或者曲柄滑块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存在着左右扑翼运动不严格对称的情况,增加了飞行的不稳定性,且提供的拍打力量不大。曲柄滑块机构高度方向尺寸较大,滑块机构不容易减小重量,也不容易提供较大的拍打力量,不太适合超小型飞行器对尺寸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机械鸟的扑动机构,主要是仿生飞鸟的低频、中频扑动飞行,它能够实现仿生飞鸟翅膀的拍打、扭转和摆动的三维飞行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机械鸟的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扑动机构主要由拍打系统、扭转系统和摆动系统组成,所述的拍打系统包括支架8、支架24、摇杆29、摇杆30、齿轮23、齿轮35、曲柄26、曲柄33、销轴27、销轴32、轴7、轴18、轴25、轴34、轴36、轴10、轴16、齿轮9、齿轮17、齿轮11、齿轮15、齿轮13,电机5组成,电机5与齿轮13、齿轮11、齿轮9、齿轮23、齿轮15、齿轮17、齿轮35啮合连接,所述的曲柄26、摇杆29、曲柄33、摇杆30连接左右扑翼,驱动左右扑翼同步拍打运动;所述的扭转系统包括圆柱支架1、圆柱支架6,半圆柱环3,齿环2,齿轮14,电机12组成,电机12通过齿轮14、齿环2啮合连接左右扑翼,驱动左右扑翼同步扭转运动;所述的摆动系统包括基座19,圆柱环38,基座齿轮21,齿轮20,支撑22、支撑37,电机4组成,电机4通过齿轮20、齿轮21啮合连接左右扑翼,驱动左右扑翼协调摆动转向。
所述的电机5经过两条传动链,分别驱动左右扑翼。
所述的电机5经过两条传动链中的一条驱动右扑翼,其传动链是经过齿轮13、齿轮11、齿轮15啮合传动,齿轮15经过轴16与齿轮17固定连接,轴16通过圆柱副与支架8相连,齿轮17与齿轮35啮合传动,齿轮35、销轴32与曲柄33固定连接,齿轮35通过轴18与支架8经圆柱副相连,曲柄33通过轴32与支架24经圆柱副相连,销轴32可在滑槽31内滑动,驱动摇杆30上下拍打运动;所述的电机5经过两条传动链中的另一条驱动左扑翼,其传动链是经过齿轮13、齿轮11啮合传动,齿轮11经过轴10与齿轮9固定连接,轴10通过圆柱副与支架8相连,齿轮9与齿轮23啮合传动,齿轮23、销轴27与曲柄26固定连接,齿轮23通过轴7与支架8经圆柱副相连,曲柄26通过轴27与支架24经圆柱副相连,销轴27可在滑槽28内滑动,驱动摇杆29上下拍打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雾抑菌薄膜
- 下一篇:滩涂、沼泽空气船用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