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车式地面起飞滑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606.1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9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梁;裴瑞光;李昊彦;韩文淏;陆超;谢莉;杨旻;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1/04 | 分类号: | B64C31/04;B62K3/00;B62M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车式 地面 起飞 滑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力飞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车式地面起飞滑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关人力飞机的制作基本为零,而国际上制作的人力飞机在滑跑时的动力来源是螺旋桨的拉力。主要是依靠人力通过自行车式的驱动装置产生动力,并在一系列传动系统的作用下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的拉力克服阻力之后获得加速度进行加速,来达到飞机起飞时的初速度。
然而人的体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克服阻力之后剩余的螺旋桨拉力很小的情况下,要想获得较大的加速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经过很长的加速阶段,即飞机滑跑的距离很长,需要的跑道也就更长,而且消耗人的体力很大,不利于人力飞机的推广;而且驱动装置通常与机身永久性固定,无法拆卸,一旦某个零件损坏维修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方便、省力的轮车式地面起飞滑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轮车式地面起飞滑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行车式车架、后轮、前轮、后轮传动机构、螺旋桨传动机构以及转向机构,所述的前轮、后轮设于自行车式车架上,所述的后轮传动机构与后轮、螺旋桨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的自行车式车架包括后叉、后梁、前梁、八件碗以及前叉,所述的后叉与后梁连接,所述的前梁通过八件碗与前叉连接,所述的后轮、前轮分别通过一轮轴固定于后叉、前叉上。
所述的后轮传动机构包括飞轮、曲柄牙盘以及第一传动链,所述的飞轮与后轮同步固定,所述的曲柄牙盘固定于后梁以及前梁的下端,所述的曲柄牙盘包括曲柄以及与曲柄连接的第一同步链轮和第二同步链轮,所述的曲柄的左右各设有一脚蹬,所述的第一传动链绕设于第一同步链轮以及飞轮上。
所述的飞轮与第一同步链轮的半径比为1∶2.4。
所述的螺旋桨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同步链轮、第四同步链轮、第二传动链、第三传动链、链轮、圆锥齿轮以及螺旋桨轴、螺旋桨轴承,所述的第三同步链轮、第四同步链轮同步固定于自行车式车架上,所述的第二传动链绕设于第二同步链轮以及第三同步链轮上,所述的第三传动链绕设于第四同步链轮以及链轮上,该链轮通过圆锥齿轮与螺旋桨轴传动连接,该螺旋桨轴通过螺旋桨轴承固定于人力飞机机身上。
所述的第三同步链轮与第二同步链轮的半径比为1∶3。
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把心杆、握把,所述的把心杆与人力飞机的方向舵传动连接,该把心杆的下端与前叉同步连接,其上端与握把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滑跑距离短:采用轮车系统,靠地面摩擦产生前进的动力,来获得较大的加速度,以便更快的达到起飞速度,从而大大缩短了滑跑距离;
二、方便维修:整个车体与舱体只需采用螺栓连接,可方便的进行拆卸,使得零件损坏后的维修更加方便;
三、成本较低:整个轮车系统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的,使得生产成本能够被控制在较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轮车式地面起飞滑跑系统,包括自行车式车架1、后轮2、前轮3、后轮传动机构、螺旋桨传动机构以及转向机构,所述的前轮3、后轮2设于自行车式车架1上,所述的后轮传动机构与后轮2、螺旋桨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形罐补强肋成形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声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