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人体行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949.8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耿超;关全宇;陈敏;魏庆前;傅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超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人体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老人,病人,腿脚不适者使用的辅助行走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辅助人体行走工具,最常见的是拐杖和轮椅,这些工具使用起来比较费力,遇到特殊情况下,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同时,市场上出现的辅助人体行走装置,装置的驱动源的位置处于小腿构件中,带动小腿构件的转动,从而辅助人体行走。这样,驱动源的位置使得驱动的效率比较低。
另外,市场上出现的辅助人体行走装置,腰部只是使用了松紧腰带,使用者易感到束缚,并没有设计一种松紧装置。使用者在使用辅助人体行走装置的时候,装置上没有显示使用状态的装置。
当前,市场上有坐落构件的行走辅助工具,使用该装置,尽管可以更能减轻人的压力,更加舒适,但是装置不方便在公共场合适合,不够美观,而且人的腰部需要跟着装置扭动,易出现腰部酸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借鉴了上述的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使用便利,性能良好的辅助人体行走装置。
本实用新型辅助人体行走装置的特点是:装置的鞋里面装有传感器,使用者的脚部动作,可以瞬间传输给驱动源,驱动源再带动小腿构件的上下垂直运动,从而帮助使用者减轻行走的力量。同时,使用者使用该装置的时候可以实现腰部和脚部的自由扭动和转动,使用起来十分舒适。
上述方案中,形体壳(12)和第一支架部(23)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调节高度按钮(10)调节,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高度按钮(10),使之与自己的身高相配。同时,腰体壳(6)和腰体壳(4)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与自己的腰部相协调。这样,这个装置符合人机工程学,使用起来比较舒适。电池(1)位于腰体壳(6)的后面,位于使用者腰的背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装置的时候,比较舒适,从正面观看,有效地解决了电池(1)会影响美观的问题。同时,第1万向节(3)连接腰体壳(6)、腰体壳(4)和第一支架部(23),可以方便使用者的腰部自由扭动,第2万向节(3)连接第三支架部(28)和鞋(21),可以方便使用者的脚部自由转动,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的时候会十分舒适。
上述方案中,该装置整体造型设计美观,呈流线型,装置上的第1指示灯(9)和第2指示灯(35)可以显示装置的使用状态,方便使用者简单快捷的操作。驱动电机(24)可以带动第二支架部(26)的摆动,从而,第二支架部(26)可以带动第三支架部(28)的上下垂直运动,驱动电机(24)位于形体壳(31)的底部位置,以及第一支架部(23)和第二支架部(26)的相交角度,使得该装置的结构比较合理,使用效率变高。驱动电机(24)的位置位于大腿的后侧,当人在行走的过程中,驱动电机(24)不影响使用者使用该装置,同时,装置整体显的小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辅助人体行走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时,使用者需要穿上装置的鞋(21),同时套上由腰体壳(6)和腰体壳(4)组成的腰体壳,调节腰体壳(6)和腰体壳(4)之间的距离,使得腰部达到合适的状态,提高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调节高度按钮(10),调节形体壳(12)和形体壳(13)的相对距离,使之与自己的身高相匹配,第一支架部(23)上部分装至于形体壳(12)和形体壳(32)之间,第一支架部(23)下部分装至于形体壳(13)和形体壳(31)之间,通过调节高度按钮(10)能够均匀地调节形体壳(12)和形体壳(13)的距离。
当使用者打开开关按钮(2)的时候,该装置处于工作状态,鞋(21)里面的传感器(34)会根据使用者的状态,做出不同的反映。当使用者的脚刚要抬起的时候,传感器(34)会根据抬脚的动作,把信息传输给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会相应地进行工作,通过驱动电机(24),带动了位于形体壳(16)和形体壳(29)之间的第二支架部(26)呈斜向来回摆动,第二支架部(26)的来回摆动通过转动轴(30),又带动了位于形体壳(19)和形体壳(33)之间第三支架部(28)的垂直运动,同时,第三支架部(28)的底部支架部孔(27)通过第2万向节(3)与鞋(21)连接,使得鞋(21)的运动能够与第三支架部(28)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这样,就可以减轻了使用者抬腿的力量,达到了辅助人体行走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超,未经耿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辊站钢卷翻转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烟管道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