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善背光模块暗带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5741.0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苏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8 | 分类号: | F21V5/08;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背光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背光模块暗带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背光源的背光模块按光源投射方向的不同可包含侧光式与直下式两种;侧光式的背光模块,是以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边做为入光面,光源从该入光面将光线投射进入导光板内传递,再经由设于对称于出光面的反射片将光线反射通过出光面与光学膜片而产生发光效果。
如图1与图2所示,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则是在一背盖3的内空间设置复数光源2,再于背盖3的开口设置一扩散板1,使得扩散板的入光面11对应于光源2,光源2可将光线直接从入光面11投射进入扩散板1内,再通过出光面12而发光,进而达到光线均匀效果与支撑功用。
由于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入光面与出光面均较大,因此必须设置数量较多的光源2才能维持出光面足够的亮度与辉度;所述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或冷光阴极管(CCFL)。CCFL是一种直管状的光源,因此,一般是如图1与图2所示地平行设置在对应扩散板1的入光面11,此种结构形态的背光模块,由于光源2与扩散板1的最近距离处会在出光面12产生较高的亮度,而两光源2之间的中央位置因为距离光源2较远,其亮度会较低以致于产生暗带区域D,造成了扩散板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改善前述背光模块之暗带的问题,中国台湾地区I224233号专利案,是在非正对光源位置的扩散板设置聚光凸块,以使光线通过该聚光凸块时提升通过出光面的亮度,以弥补两光源之间的暗带,但此种方式所能改善的效果有限。
中国台湾地区M350032号专利案,则是针对设于扩散板进行改良,其主要特征是在扩散板的入光面设置复数平滑部与复数个突出曲部,其中每一突出曲部之位置直接对应于一子光源之位置,每一平滑部之位置则对应于相邻二子光源之间之位置。但该技术特征与习知技术并无太大差异,且改良的效果亦不甚明显。
中国台湾地区公开200844587号专利案,是在扩散板设置具有多孔隙结构的扩散层,该些孔隙在沿着扩散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由光线射至该孔后,使部分的光线反射,部分光线则穿过该些孔,以及在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产生折射;其原理仍然是以扩散或聚焦的方式进行,所能改善的效果亦不大。
中国台湾地区公开200739203号专利案的改良方案,则是在扩散板设置贯通其基材两侧的复数长形孔洞,使每一孔洞皆具有一弧面,此种设计与前述利用扩散或聚焦方式来消除暗带并无差异,所能达成的效果实属有限。
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将直下式背光模块所产生的暗带消除是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改善背光模块暗带的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直下式背光模块;在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上设有面对一扩散板的入光面的复数光源,在两光源之间的扩散板分布有复数个小于该扩散板平均厚度的最小厚度;从该最小厚度的位置提供以降低或消除该扩散板在两光源之间所产生的暗带的原始光源,或提供混合相对较多的以降低或消除该扩散板在两光源之间所产生的暗带的的原始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两光源之间出光量较低的区域可以获得较多原始光源进行补偿,从而达到降低甚至消除暗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技术中直下型背光模块结构之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型背光模块结构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结构之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结构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在两光源之间的扩散板入光面分布复数凹孔之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在两光源之间的扩散板出光面分布复数凹孔之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在两光源之间的扩散板分布复数洞孔之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将分布于扩散板上的凹孔或洞孔,在两光源之间的中央位置具有最大分布密度,并往相对两侧逐渐降低分布密度之实施例俯视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针对设于背光模块之扩散板进行结构改良,使两光源之间出光量较低的区域可以获得较多原始光源进行补偿,从而达到降低甚至消除暗带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识别中倾斜文字判断方法
- 下一篇: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