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列车座椅转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6981.2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758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袁新杰;陈云磊;周婷婷;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709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列车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转架,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高速列车的可以实现座椅整体180度转向的轻量化座椅转架。
背景技术
高速运行的列车,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座椅,以满足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现有的列车座椅大部分是软硬座的固定式靠椅式座椅,无法根据高速列车的运行方向调整座椅的朝向,当高速列车调头时可能会引导致乘客的身体不适、呕吐等症状。
可转向的座椅一般包括一个座椅底座和一个座椅转架,座椅底座固定安装,而座椅转架可相对于座椅底座转动。构成座椅的靠背、扶手和坐垫等都连接在座椅转架上。为保证安全性,现有的列车座椅转架大都采用全钢结构,这样必然会增加车辆的自重。根据有关研究,车辆所用燃料的60%是消耗于自重,车辆自重每减轻10%,其燃油效率可提高5%以上;车辆自重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油耗可减少0.7L左右,而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CO2排放2.5g,年排放量减少30%以上。因此,减轻重量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极大,高速列车的轻量化是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座椅实现整体180度转向,且重量轻的高速列车座椅转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列车座椅转架,包括基本框架、中央回转板、中央支撑和中间扶手,所述中央回转板固定连接在基本框架内,中央回转板上具有旋转孔;所述中央支撑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基本框架上,中央支撑的上端与中间扶手相连接,所述基本框架是由左侧框、右侧框、前套管和后套管围成的矩形框架,所述基本框架和中间扶手均由镁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左侧框、右侧框、中间扶手都采用镁合金材料经半固态成型工艺制成,所述前套管和后套管采用镁合金材料经挤制成型工艺制成。
优选地,组成基本框架的左侧框、右侧框、前套管和后套管相互铆接。
优选地,所述左侧框与右侧框的外侧设有扶手孔。
优选地,所述中央支撑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一横臂,所述横臂的两端分别与前套管、后套管铆接。
优选地,所述中央支撑采用铝合金材料锻压成型,顶端设有扶手安装孔和限位凸缘。
优选地,所述中间扶手通过圆销与中央支撑顶端的扶手安装孔可转动连接,中间扶手后端设有可与中央支撑限位凸缘相配合的半圆销,中间扶手的侧面设有音频器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前套管上固定有气弹簧支架。
优选地,所述后套管的底部固定有回转挡块。
优选地,所述中央回转板采用铝合金材料冲压成型,铆接在前套管和后套管之间,中央回转板的中央设有旋转孔。
优选地,还包括左、右导向支撑板,左、右导向支撑板铆接在前套管和后套管之间,左、右导向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导向锁止板。
优选地,所述左、右导向支撑板采用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左、右滚轮支撑管,左、右滚轮支撑管铆接在前套管和后套管之间,左、右滚轮支撑管的下方设有滚轮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左、右滚轮支撑管使用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从基本框架向前延伸的前部支撑,所述前部支撑是由铝合金薄板折成的V形构件,铆接在前套管上,前部支撑的开口内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轻质材料来减轻重量,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并在关键承载和易磨损部位使用钢材料来保证产品的机械强度。能够满足时速3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运行要求,并且减重效果明显,改善了乘坐的舒适性。所采用的镁合金和铝合金材料比重小于钢材料,能够有效的减轻列车座椅整体重量,节能和环保效果有一定提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铆接工艺来实现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能够达到与铝镁合金焊接工艺等同的强度,而产生的变形和曲翘远远低于焊接工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速列车座椅转架(3人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视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速列车座椅转架(3人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后视方向)。
图3是中间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央支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速列车座椅转架(3人座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左侧框 1’.右侧框 101.扶手孔
2.前套管 201.气弹簧支架 3.后套管
301.回转挡块 4.中间扶手 401.音频器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