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气囊式避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0415.9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3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袁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瀚森 |
主分类号: | F16F9/05 | 分类号: | F16F9/05;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665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气囊 式避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器,尤其是利用气囊避震的避震器。
背景技术:
已有的多气垫组合式缓冲避震器,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2331789所述:由至少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独立气垫并组构成避震器的缓冲元件,气垫可具有不同的弹性压力值,在弹性元件置于内部的封闭式缓冲避震器中,可在管件上设气阀或配合压力调节装置。此避震器没能有效解决气垫的纵向伸展与避震器内部摩擦的问题,设计简陋,性能不佳,不耐用,避震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车辆载重情况而适时调整车辆避震器的阻尼系数,达到最理想的避震状态,且能够避免谐振现象的避震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伸缩气囊式避震器,伸缩气囊(1)包容于上交错滑箍(3)与下交错滑箍(2)配合形成的滑箍内且固定于上滑套筒(4)与下滑套筒(5)嵌套形成的套筒内,伸缩气囊一端与气压缓冲仓(18)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泵和排气控制机关相连,伸缩气囊(1)为层叠状,由橡胶加钢丝制成可纵向伸展且耐高压,气囊每层外沿有纲圈(8)与交错滑箍相配合以固定伸缩气囊保持纵向伸缩,伸缩气囊上端的进气门芯(6)和排气门芯(7)分别穿过上滑套筒(4)的进气门芯孔(14)和排气门芯孔(13)与气泵和控制机关相连,另一端的导气管(16)穿过下滑套筒(5)底端的导气管孔(17),导气管顶端封闭,管壁有侧孔(25)与连通管口相对,然后用密封垫圈(22)和螺母(21)固定,通过导气管(16)调节阀(19)和连通管(20)使伸缩气囊与气压缓冲仓相连通。
上交错滑箍(3)与下交错滑箍(2)交错配合形成滑箍以包容、固定伸缩气囊,上交错滑箍(3)和下交错滑箍(2)的若干榫头(9)分别与上滑套筒(4)和下滑套筒(5)的若干榫槽(15)相配合,并用销钉(12)固定,下交错滑箍(2)的一个箍片有导油管(10),上交错滑箍(3)的箍沿(23)上有排气止回阀(11),在上交错滑箍(3)作往复运动时,通过排气止回阀(11)的控制给下交错滑箍(2)与下滑套筒(5)之间的空间气体加压,将下滑套筒(5)底部的润滑油通过导油管(10)泵到交错滑箍上部使避震器内部保持润滑。
上滑套筒(4)嵌套于下滑套筒(5),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空间,里面包容了伸缩囊以及滑箍。上滑套筒(4)顶端有进气门芯孔(14)和排气门芯孔(13)可分别穿过进气门芯(6)和排气门芯(7)与外部气泵和排气控制机关相连,上滑套筒顶端有若干内丝螺孔(24)可与螺栓配合与车身相连,下滑套筒(5)底端中心有一导气管孔(17)和连通管(20)以及调节阀(19)下滑套筒的侧壁是两层中空结构,中空部分为密闭,作为气压缓冲仓(18)。气压缓冲仓与连通管(20)相通,气压缓冲仓(18)通过连通管(20)和调节阀(19)以及导气管(16)与伸缩气囊相连通,在工作过程中气压缓冲仓,能够使伸缩气囊内的气压变化产生延时,由此避免伸缩气囊产生谐振现象,增强避震器的稳定性。下滑套筒底部有若干内丝螺孔(24)可与螺栓配合和车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车辆的载重情况适时调整避震器的刚柔性,以达到最佳的避震状态,且能够避免弹性振动的谐振现象,使避震效果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伸缩气囊式避震器装配示意图
图2:下交错滑箍主、俯视图
图3:上交错滑箍主、俯视图
图4:上滑套筒主、俯视图
图5:下滑套筒主、俯视图
图6:伸缩气囊外形图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瀚森,未经袁瀚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