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农作物收获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1972.0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尚志广;尚寅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志广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3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农作物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农作物收获犁。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对诸如大蒜、花生、土豆等地下农作物的收获大多还是采用人工收获的办法,尤其在种植量大、种植面积相对集中的地方采用人工收获作业不仅浪费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工作效率极低,在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手工收获地下农作物的收获方式不值得提倡和大量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收获效率高、能减轻人工劳动的地下农作物收获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地下农作物收获犁,包括机架和挖掘犁,机架上设有动力驱动装置和扶手,机架下部设有与动力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行走轮,机架后端下部设有挖掘犁,所述机架上设有杠杆抖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通过杠杆抖动装置与挖掘犁传动连接。
所述杠杆抖动装置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链轮、曲柄连杆机构、杠杆和传动杆,第一链轮的中心转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杠杆连接,杠杆后部与机架上的立杆铰接,杠杆后端与传动杆上端铰接,传动杆下端与挖掘犁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杆由铰接的两根杆件组成,下部的杆件斜向下向前设置,其外部套设有前后开口的犁柄,犁柄上竖直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端套设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套筒,调节杆与套筒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传动杆后部与犁柄内壁之间设有垫杆,传动杆前部与犁柄内壁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油箱、发动机和变速箱,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带传动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上的第三链轮与行走轮同轴设置的第四链轮传动连接。
所述机架前端设有前支架,前支架下端左右对称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
所述机架下部于行走轮后方设有限深轮。
所述机架上设有折叠手柄,折叠手柄与前支架通过拉线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达到的有益效果分别为:
1、在作业时,人双手扶着扶手,随着行走轮的前进,动力驱动装置通过杠杆抖动装置带动挖掘犁前后上下抖动,不仅起到破碎附着在果实上的泥土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作业将地下作物收获更加干净。
2、动力驱动装置带动第一链轮转动,链轮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杠杆以立杆为支点上下运动,杠杆再通过传动杆带动挖掘犁上下前后振动,达到碎土的目的。
3、犁柄及挖掘犁通过调节杆与螺钉可调节高度即调整挖掘的深度,套筒起到限制传动杆抖动范围的作用,在挖掘犁上下前后运动时,压缩弹簧和垫杆起到缓冲的作用.
4、动力驱动装置为行走轮和杠杆抖动装置提供动力,变速箱起到调整行走轮前进速度及杠杆抖动装置抖动频率的作用。
5、前支架落下,万向轮与行走轮共同起到滚动支撑并保持平衡机架的作用。
6、限深轮起到限制挖掘犁耕深的作用。
7、通过操作折叠手柄,在作业时,可将前支架掀起,在路上行走时,可将前支架落下,万向轮与行走轮共同起到滚动支撑并保持平衡机架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市场潜力大,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志广,未经尚志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1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