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车辆落物保护结构遥控操纵试验台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4756.1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8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张玉新;康彦朝;王继新;胡季;杨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 | 分类号: | G01N3/3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车辆 保护 结构 遥控 操纵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工程车辆落物保护结构性能的试验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实现遥控操纵的测试工程车辆落物保护结构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测试工程车辆落物保护结构性能的试验台是由起吊电机、支架、重锤、吊环、落物保护结构、假人组成。利用起吊电机将重锤提到指定高度后,再将重锤与其连接件吊环分离,并自由下落至落物保护结构上,以此来测试此落物保护结构是否能够保证假人的极限生存空间,即评价落物保护结构是否合格。目前,此类试验台中,将重锤与其连接件吊环分离的方法多为操作人员直接爬到支架上,用锤子将销子击出,由于重锤离地面较高,操作人员直接上去操作极其危险。
另一种测试工程车辆落物保护结构性能的试验台是由起吊电机、支架、重锤、钢丝绳、落物保护结构、假人组成。利用起吊电机将重锤提到指定高度后,再将钢丝绳剪断,使重锤自由下落至落物保护结构上,在此方法中,通过将钢丝绳切断实现重锤下落,不仅操作麻烦,且浪费材料、时间和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操纵的危险和不便,以及浪费材料、时间和人力的弊端,提供一种安全、方便、节材、省时省力的遥控操纵工程车辆落物保护结构性能测试试验台,
本实用新型由落物保护结构1、假人2、支架3、重锤4、重锤支撑分离装置5、滑轮I 6、滑轮II 7、钢索8和起吊电机9组成,其中起吊电机9和支架3与地面固接,落物保护结构1置于支架3的框架之下,假人2置于落物保护结构1之中,钢索8一端与起吊电机9的输出轴21连接,钢索8另一端经固接于支架3的滑轮II 7和滑轮I 6与重锤支撑分离装置5中的吊环16连接,重锤支撑分离装置5位于支架3上层框架内,置于吊环16孔中的销子15中部,与重锤4上部连接。
重锤支撑分离装置5由底板10、销子15、吊环16、配重17和击打装置13组成,其中吊环16固接于底板10中间位置,击打装置13、减速起动机19和导向槽23固接于底板10一侧,配重17固接于底板10另一侧,底板10中央设有圆孔。销子15两端置于吊环16的孔中,销子15中部与重锤4连接,
击打装置13由蓄电池18、弹簧支座11、回位弹簧12、击打锤14、减速起动机19、齿轮20、输出轴21、齿条22和导向槽23组成,其中减速起动机19的输出轴21上固接有齿轮20,齿轮20与装于导向槽23的齿条22啮合;齿条22的一端与击打锤14连接,齿条22的另一端与回位弹簧12的一端连接,,回位弹簧12的另一端与弹簧支座11固定,弹簧支座11与底板10固接,蓄电池18固接于底板10,并为减速起动机19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假人2放在翻车保护结构1中正确位置,当重锤4被连于起吊电机9的钢索8提到指定高度时,接通减速起动机19电源,减速起动机19将在短时间内输出较大转矩而后自动空转,利用齿轮20与齿条22的啮合,将此转矩转换为击打力,并迅速将连接重锤4与重锤支撑分离装置5的销子15击出,重锤4自由下落,至落物保护结构1上,以此来检测此落物保护结构1是否能够保证假人2的极限生存空间。
由于击打装置13和吊环16均固接于底板10,故即使在工作过程中,也能保证击打装置13中的击打锤14与销子15始终对准,并准确无误地击打到销子15。
齿条22安放在导向槽18内,齿条22的一端安装有击打锤14,另一端安装有回位弹簧12。减速起动机19通过输出轴21将转矩传递给齿轮20,齿轮20驱动齿条22在导向槽18内移动。击打锤14每次击打完之后,齿条22在回位弹簧12的作用下自动回位,以便于下次击打,这样就实现了重锤4分离的远距离遥控操纵,解决了人近距离直接操纵的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可实现重锤分离的遥控操纵,安全、方便、节材、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工程车辆落物保护结构遥控操纵试验台结构图
图2为重锤支撑分离装置主视图
图3为重锤支撑分离装置俯视图
图4为重锤支撑分离装置左视图
其中:1.落物保护结构 2.假人 3.支架 4.重锤 5.重锤支撑分离装置 6.滑轮I7.滑轮II 8.钢索 9.起吊电机 10.底板 11.弹簧支座 12.回位弹簧 13.击打装置14.击打锤 15.销子 16.吊环 17.配重 18.蓄电池 19.减速起动机 20.齿轮 21.输出轴 22.齿条 23.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4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