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体杂质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6244.9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那平;袁斌;杨海艳;杨晓伟;那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杂质 吸附 装置 | ||
1.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是漂浮圈与加强绳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绳的下端与材料收集漏斗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绳的内侧或外侧设置有拦网,所述材料收集漏斗的底部设置有材料收集口,所述材料收集口与回收管固定连接,所述漂浮圈通过连接绳与固定锚连接,配重块通过绳子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绳的下端,吸附剂进料管竖直设置在加强绳或拦网的内侧,并与分布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圈为1-5个,所述漂浮圈为环状密封空心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圈为圆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网设置在所述加强绳的下部或中下部或上中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拦网密度大于上中部拦网的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器为1个,水平设置在所述加强绳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器为2个,水平设置在所述加强绳的上部和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器为3个,水平设置在所述加强绳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为3-20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体杂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绳为3-50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2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多铅芯隔震支座
- 下一篇:鱼类玻璃钢暂养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