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4813.X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籍国东;宗成坤;郭丰;邹鹏;于亮;周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正凤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户 生活 排水 生态 处理 装置 | ||
1.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厌氧过滤槽(1)、散水增氧槽(2)和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3)串联组成;厌氧过滤槽(1)前端通过折流管(4)承接化粪池出水;厌氧过滤槽(1)通过散水管(5)与散水增氧槽(2)连接,散水增氧槽(2)内设分水槽(6);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3)为长方形槽体结构,底部为集水层(10),集水层(10)中设置集水管(11),集水管(11)四周打孔并包裹1-2层微孔聚氨酯薄膜;功能陶粒渗滤层(9)置于集水层(10)上方,布水槽(8)位于功能陶粒渗滤层(9)上方,通过1-2cm厚微孔聚氨酯膜(13)与毛细管透气层(7)连接;布水槽(8)中设有布水管(12),布水管(12)四周打孔并包裹1-2层微孔聚氨酯薄膜,布水槽(8)上方覆盖1-2cm微孔聚氨酯膜(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过滤槽(1)长∶宽∶高为3-5∶5-8∶10-20;所述散水增氧槽(2)长∶宽∶高为3-5∶5-8∶10-20;所述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3)由1-3个面积相同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长∶宽∶高为1-2∶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过滤槽(1)填充孔径为1-10mm的立体网状大孔填料;所述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3)由依次连接的毛细管透气层(7)、布水槽(8)、功能陶粒渗滤层(9)和集水层(10)组成;所述毛细管透气层(7)20-30cm,布水槽(8)为梯形结构,下底宽2-50cm,上底宽20-70cm,高10-30cm,所述毛细管透气层20-30cm,所述功能陶粒渗滤层(9)50-80cm,集水层(10)20-30cm;所述毛细管透气层(7)填充粒径2-5mm灰渣或水洗钢渣与原土的混合填料;所述布水槽(8)填充粒径30-100mm的灰渣或水洗钢渣;所述功能陶粒渗滤层(9)由砖墙式嵌套填充的粒径5-10mm的功能陶粒和透水材料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陶粒粒径5-15mm,经800-1500℃高温烧结而成,填充5-10层;所述透水材料砾石填充5-10层;所述集水层(10)填充粒径40-100mm的灰渣、砾石或钢渣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8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