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4813.X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籍国东;宗成坤;郭丰;邹鹏;于亮;周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正凤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户 生活 排水 生态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散户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些居住比较分散的村落或独立的居住单元,若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需要建设大量排水管网,费用往往很难承受,此时,散户型处理设施更为实用。但是,因一些技术存在水力负荷低和易堵塞等难题,限制了在我国广大乡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经济高效、低成本运行、不易堵塞的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散户别墅具有广阔的需求和社会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多介质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装置:是由厌氧过滤槽、散水增氧槽和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串联组成;厌氧过滤槽前端通过折流管承接化粪池出水;厌氧过滤槽通过散水管与散水增氧槽连接,散水增氧槽内设分水槽;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为长方形槽体结构,底部为集水层,集水层中设置集水管,集水管四周打孔并包裹1-2层微孔聚氨酯薄膜;功能陶粒渗滤层置于集水层上方,布水槽置于功能陶粒渗滤层上方,通过1-2cm厚微孔聚氨酯膜与毛细管透气层连接;布水槽中设有布水管,布水管四周打孔并包裹1-2层微孔聚氨酯薄膜,布水槽上方覆盖1-2cm微孔聚氨酯膜。
所述的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的方法:污水经折流管进入厌氧过滤槽,厌氧过滤槽出水经散水管导入散水增氧槽,再经布水管分配至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污水在布水槽和毛细管透气层中形成毛细水,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作用下,从布水槽两侧进入功能陶粒渗滤层,经集水层收集后,由集水管外排。
所述的厌氧过滤槽长∶宽∶高为3-5∶5-8∶10-20;所述散水增氧槽长∶宽∶高为3-5∶5-8∶10-20;所述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由1-3个面积相同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长∶宽∶高为1-2∶1∶1-2。
所述厌氧过滤槽填充孔径为1-10mm的立体网状大孔填料;所述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由依次连接的毛细管透气层、布水槽、功能陶粒渗滤层和集水层组成;所述毛细管透气层20-30cm,布水槽为梯形结构,下底宽2-50cm,上底宽20-70cm,高10-30cm,所述毛细管透气层20-30cm,所述功能陶粒渗滤层50-80cm,集水层20-30cm;所述毛细管透气层填充粒径2-5mm灰渣或水洗钢渣与原土的混合填料;所述布水槽填充粒径30-100mm的灰渣或水洗钢渣;所述功能陶粒渗滤层由砖墙式嵌套填充的粒径5-10mm的功能陶粒和透水材料组成。
所述功能陶粒重量配比粉煤灰∶生物质材料∶原生粘土∶废弃铁矿石为60-90∶10-20∶5-10∶1-5,粒径5-15mm,经800-1500℃高温烧结而成,填充5-10层;所述透水材料砾石∶改性沸石∶灰渣体积配比为80-90∶8-15∶8-15,填充5-10层;所述集水层填充粒径40-100mm的灰渣、砾石或钢渣中的一种。
散户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将滤层色谱分离、生物氧化、介质吸附、固定和生物提取有机结合,采用在亚表层布水的方式投配污水,将污水投配到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介质层中,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进行分离、降解、吸附和固定,净化水质,使污水中的能量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逐级充分利用,以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平衡。散户型生态处理技术不仅对COD、NH3-N和TP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还能够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在无动力情况下运行,不增加建设成本,尤其适用于1-5户的分散式别墅和生活排水的深度处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散户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由厌氧过滤槽、散水增氧槽和地下渗滤床组成,厌氧过滤采用立体网状大孔填料,有效避免毛管渗滤床的堵塞问题。散水增氧槽的散水复氧功能,能有效提高毛管渗滤的效率。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的毛细管浸润布水方式,增强了污染物在介质中的色谱分离效应,提升了水位,增加了水力停留时间。将具有良好的水力传导性能,能有效附着微生物的多介质滤料和透水材料嵌套填充的多介质生态滤层引入毛管渗滤床的重力过滤段,减少占地面积和提高水力负荷率的同时,进一步防止堵塞。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上可种植麦冬、萱草和蔬菜等浅根植物,不影响农业用地的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功能陶粒地下渗滤床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