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6954.3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814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孟彬;阮健;邢彤;鲁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低 惯量 直动式电 机械 转换器 | ||
1、一种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包括轭铁部件、衔铁部件、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轭铁部件位于衔铁部件的外侧,所述衔铁部件包括衔铁和推杆,衔铁安装在推杆上,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在前端盖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部件包括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第一隔磁环、第二隔磁环、第一控制线圈、第二控制线圈和永磁体,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均呈半开口状,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均布置在衔铁外圈,所述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的开口相对并形成第一空腔,第一隔磁环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控制线圈环绕在第一隔磁环上组成电流励磁的一相;所述第三轭铁和第四轭铁的开口相对并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隔磁环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控制线圈环绕在第二隔磁环上组成电流励磁的另一相;所述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二轭铁和第三轭铁之间且被轴向磁化成N极和S极;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的内圆周面均开有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小齿,其齿宽和槽宽相等,且四个轭铁的齿数相同;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之间的距离和第三轭铁和第四轭铁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之间的距离为齿距的整数倍;永磁体的轴向尺寸为齿距的(K-1/4)倍,K为任意正整数;所述衔铁的外圆周面上开有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小齿,齿宽等于槽宽,其齿距要求和轭铁的齿距相等;所述第一隔磁环与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均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磁环与所述第三轭铁、第四轭铁均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轭铁的侧壁与所述后端盖密封连接,所述第四轭铁的侧壁与所述前端盖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环的内面开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第一轭铁接触;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第二轭铁接触;所述第二隔磁环的内面开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第三轭铁接触;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第四轭铁接触;所述第二轭铁的侧壁开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第三轭铁的侧壁开有第六环形凹槽,所述第五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所述永磁体的侧壁接触,所述第六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所述永磁体的另一侧壁接触;所述前端盖内壁开有第七环形凹槽,所述后端盖的内壁开有第八环形凹槽,所述第七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所述第四轭铁接触,所述第八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所述第一轭铁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通过直线轴承支撑在前端盖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为空心杯形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后端盖、第一隔磁环、第二隔磁环和推杆均为不导磁材料制成的非导磁体;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和空心杯衔铁均为软磁材料制成的导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69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