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6954.3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814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孟彬;阮健;邢彤;鲁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低 惯量 直动式电 机械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传动及控制领域中电液数字阀用的电能-机械能转换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
背景技术
阀用电-机械转换器按照衔铁工作腔是否有油液进入可以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后者与前者相比,由于其结构上的耐高压特性而允许衔铁工作时可以浸在油液中,从而具有散热好,摩擦小,换向和复位时冲击噪声小,工作平稳和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
常规的电液数字阀用电-机械转换器为按照交流伺服方式控制的混合式步进电机,其控制线圈与转子工作腔之间并无密封耐高压结构,油液一旦进入工作腔,控制线圈将直接浸在油液中从而导致电机的损坏,因而无法在湿式状态下工作;另外,为了实现从步进电机的旋转运动到数字阀阀芯直线运动的转换,必须在电机和液压阀阀体之间增加丝杠或凸轮等机械转换环节,而机械转换环节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的间隙、摩擦和磨损问题,导致控制上未知的死区和零点漂移;再者,常规的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转子为实心硅钢片叠压而成,其转动惯量大,响应速度较慢,从而限制了阀以至整个电液伺服系统的频宽,因而对于需要快速动态响应的使用场合,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电液数字阀用电-机械转换器的无密封耐高压结构、无法在湿式状态下工作以及存在机械转换环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直接和数字阀阀芯相连、具有良好的耐高压特性、适应湿式状态下工作的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高压低惯量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包括轭铁部件、衔铁部件、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轭铁部件位于衔铁部件的外侧,所述衔铁部件包括衔铁和推杆,衔铁安装在推杆上,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在前端盖上,所述轭铁部件包括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第一隔磁环、第二隔磁环、第一控制线圈、第二控制线圈和永磁体,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均呈半开口状,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均布置在衔铁外圈,所述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的开口相对并形成第一空腔,第一隔磁环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控制线圈环绕在第一隔磁环上组成电流励磁的一相;所述第三轭铁和第四轭铁的开口相对并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隔磁环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控制线圈环绕在第二隔磁环上组成电流励磁的另一相;所述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二轭铁和第三轭铁之间且被轴向磁化成N极和S极;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的内圆周面均开有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小齿,其齿宽和槽宽相等,且四个轭铁的齿数相同;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之间的距离和第三轭铁和第四轭铁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之间的距离为齿距的整数倍;永磁体的轴向尺寸为齿距的(K-1/4)倍,K为任意正整数;所述衔铁的外圆周面上开有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小齿,齿宽等于槽宽,其齿距要求和轭铁的齿距相等;所述第一隔磁环与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均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磁环与所述第三轭铁、第四轭铁均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轭铁的侧壁与所述后端盖密封连接,所述第四轭铁的侧壁与所述前端盖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隔磁环的内面开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第一轭铁接触;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第二轭铁接触;所述第二隔磁环的内面开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第三轭铁接触;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第四轭铁接触;所述第二轭铁的侧壁开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第三轭铁的侧壁开有第六环形凹槽,所述第五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所述永磁体的侧壁接触,所述第六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所述永磁体的另一侧壁接触;所述前端盖内壁开有第七环形凹槽,所述后端盖的内壁开有第八环形凹槽,所述第七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所述第四轭铁接触,所述第八环形凹槽内装密封圈并与所述第一轭铁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推杆通过直线轴承支撑在前端盖中。
再进一步,所述的衔铁为空心杯形状。
所述的前端盖、后端盖、第一隔磁环、第二隔磁环和推杆均为不导磁材料制成的非导磁体;所述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第四轭铁和空心杯衔铁均为软磁材料制成的导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6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