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能量回收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290.9 | 申请日: | 200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37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能量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电动汽车上用来回收能量以增加汽车续驶里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用蓄电池向电动机提供能源,由电动机输出动力来驱动车辆前进的。相对于内燃机汽车来说,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的诸多优越性,但由于受蓄电池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不远,这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技术瓶颈。目前,除了从电池技术上寻求突破外,研究人员也主要从能量回收及提高电池能量的利用率方面去尽量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现有电动汽车上的能量回收方式通常是将汽车制动、减速时的机械能用以发电,发出的电充入蓄电池储存后再利用。由于蓄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有一定的范围限制,汽车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转换出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范围又很大,且变化频繁,很不稳定,回收时产生的大电流、高电压以及小电流和低电压输出的那部分能量蓄电池不能吸收,使转换出的很大一部分电量被浪费掉了,能量的回收效率极低,因此对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实际上并未有多大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效率高,能显著增加续驶里程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有打气泵、储气罐及气动助力器,打气泵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气动助力器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变速器的输入轴,储气罐与打气泵和气动助力器之间分别用气管相连,打气泵动力输入端以及气动助力器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位置传感器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是由蓄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机输出动力到变速器,经变速后传递到传动轴和轮轴上,进而驱动车辆前进。当车辆制动时,控制器根据制动踏板的位置传感器传来的制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使打气泵动力输入端的电磁离合器结合,而气动助力器动力输出端的电磁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车辆动力提供给打气泵向储气罐充入压缩气体;当车辆匀速或加速前进并且储气罐里的气体达到一定气压时,控制器接收到加速踏板的位置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使气动助力器动力输出端的电磁离合器结合,而打气泵动力输入端的电磁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储气罐里的压缩气体进入气动助力器,由气动助力器推动变速器运转。也就是说,当车辆制动时,车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缩能加以储存,当需要时再释放出来驱动车辆前进,实现了能量的回收再利用,这种方式中能量的回收利用率高,节能环保,经济性高,能显著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
上述第一传动机构可以是皮带传动结构,即在电动机输出轴上设有皮带轮,电动机输出轴上的皮带轮与打气泵动力输入端的皮带轮之间用皮带相连;也可以是链条传动结构,即在电动机输出轴上设有链轮,电动机输出轴上的链轮与打气泵动力输入端的链轮之间用链条相连。采用皮带或链条传动结构,便于安装布置,维修时拆卸也更加方便。
上述第二传动机构最好是齿轮传动结构,即气动助力器动力输出端的齿轮与变速器上的离合器齿盘直接啮合或通过中间齿轮相连,采用齿轮传动结构,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电动汽车上的能量回收利用装置相比,能量的回收利用效率高,能显著增加汽车的续驶里程,并且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维修时装拆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动机构4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动机构4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传动机构6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传动机构6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中:1.打气泵;2.储气罐;3.气动助力器4.第一传动机构;5.电动机;6.第二传动机构;7.变速器;8.气管;9.气管;10.电磁离合器;11.电磁离合器;12.控制器;13.制动踏板14.加速踏板;15.皮带轮;16.皮带轮;17.皮带;18.链轮;19.链轮;20.链条;21.齿轮;22.离合器齿盘;23.中间齿轮23;24.蓄电池;25.传动轴;26.后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汽车
- 下一篇:精密空调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