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1008.6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奕宝;叶文周;王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性能件,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车辆重要的性能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在减震器中阻尼力值的变化和大小直接影响到减震器衰减震动的功能。在目前的被动式减震器上,通常压缩阀及复原原阀的阀片都是简单叠加在一起的,阀片之间没有间隙,由于低速和高速区间阻尼力产生及控制的因素不同,在低速阶段减震器较难产生阻尼作用,容易出现低速和高速区间的阻尼力变化不连续,在不连续点上,有力的剧变,所以会导致减震器剧烈震动,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阻尼力在低速区间和高速区间变化不连续性的车辆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缸体、可相对缸体上下运动的活塞杆、套接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压缩阀及复原阀、夹持在所述压缩阀及复原阀之间的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设有压缩通油孔及复原通油孔,所述压缩阀打开或关闭压缩通油孔的上端,所述复原阀打开或关闭复原通油孔的下端,所述压缩阀包括一阀片组,所述阀片组包括底阀片、中间阀片及边阀片,所述底阀片的上表面与所述边阀片及中间阀片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中间阀片的外周与边阀片的内周紧密配合,并且所述边阀片的厚度大于中间阀片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车辆减震器通过在压缩阀设置上述的阀片组,由于阀片组中边阀片与中间阀片存在的厚度差,使得压缩阀在低速时更容易产生阻尼力,可以有效地防止阻尼力在低速区间和高速区间变化的不连续性,以达到改善车辆的乘座舒适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减震器一个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2在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减震器一个实施例压缩阀的阀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减震器一个实施例活塞本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减震器一个实施例活塞本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减震器包括缸体1、可相对缸体上下运动的活塞杆2、套接固定在所述活塞杆2上的压缩阀3及复原阀4、夹持在所述压缩阀3及复原阀4之间的活塞本体5,所述活塞本体5设有压缩通油孔51及复原通油孔52,所述压缩阀3打开或关闭压缩通油孔51的上端,所述复原阀4打开或关闭复原通油孔52的下端,所述压缩阀3包括一阀片组6,所述阀片组6包括底阀片61、中间阀片62及边阀片63,所述底阀片61的上表面与所述边阀片63及中间阀片62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中间阀片62的外周与边阀片63的内周紧密配合,并且所述边阀片63的厚度大于中间阀片62的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1为双缸结构,包括工作缸11及储液缸12,所述活塞本体5与所述工作缸11密封接触,储液缸12中储存有油液,并且油液可以进出工作缸11。
压缩通油孔51及复原通油孔52的开口大小以及数量和所需的阻尼力的大小有关,阻尼力大的话开口面积要大,因为此时需要通过更多的油液。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压缩通油孔51为4个小圆孔,其以活塞本体5的中轴线均布,而复原通油孔52为4个近似梯形的孔,同样是以活塞本体5的中轴线均布。所述压缩通油孔51较复原通油孔52更为靠近活塞本体5的中轴线。所述复原通油孔52的开口比压缩通油孔51的开口面积更大,也就是说复原过程所产生的阻尼力比压缩过程所产生的阻尼力要大。基于上述原因,本实施例中,阀片组6只设置于压缩阀3上,而复原阀4则采用常规的叠加形式构成,这样可以降低加工以及装配的难度。当然阀片组6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压缩阀3及复原阀4上,阀片组6的数量根据需要也可以是多个,布置方式也可以有各种各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