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气缸体水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2885.5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吕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F02F1/36;F01P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缸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水套,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机气缸体水套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320127288.6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气缸体水套结构,包括挡水板、进水孔、过渡圆角、缸孔水套、下缸孔、锥形水套结构、排气侧缸盖上水孔、进气侧缸盖上水孔,其特征是缸孔水套结构应用喷管原理,设计成下大上小的锥形水套结构,迫使冷却水从下往上时加快流速。下缸孔上移一个高度,从而使缸孔水套缩短一个高度,加强缸套中部支撑,减小了缸套中部的振动变形。进水孔为切向进水,使缸套周围水流均匀。在进水孔处有挡水板和过渡圆角,使部分冷却水改向排气侧。排气侧缸盖上水孔位置较低,进气侧缸盖上水孔位置较高,加快了排气侧水流速度,有效地控制了排气侧缸套壁的穴蚀。优点是克服大功率柴油机缸套穴蚀,延长了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200620093081.5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新型气缸体水套,它包括有一在气缸体和气缸套之间设置的环形缸体水套,其技术要点是:在水套体入水口的内侧的下部设有一使水流向上冲的弧形凸台,在相邻两气缸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使两侧水套体相连通的通水槽。入水口的下部增加弧形凸台,使水流上冲,增加流入缸盖水套的入水量。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缸套通水槽,能够冷却缸套连接处,防止缸套连接处因温度过高而功能失效;在入水口的下部增加弧形凸台,使水流上冲,增加流入缸盖水套的入水量。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合理、入水通畅、缸盖注水良好、缸套连接处冷却良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目前,发动机的强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冷却液可流动空间变小,且热负荷越来越大,使得发动机寿命达不到预期目标。为了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必须要对发动机的冷却水套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发动机缸体水套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柴油机汽缸体水套结构,解决水套中冷却液的合理流动及合理分配各上水孔的流量比例问题。不仅防止迟滞区(即防止气蚀现象)的出现,而且延长柴油机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汽缸体水套结构,它包括设置在气缸体和气缸套之间由水套后端、水套前端、进气侧水套和排气侧水套合围成的环形缸体水套,所述的进气侧水套上有水泵供水孔、供水过渡区域及一组进气侧缸盖上水孔,所述的排气侧水套上有一组排气侧缸盖上水孔、一组排气侧鼻梁区;其特征在于:在排气侧鼻梁区设置鼻梁区缸盖上水孔,所述的鼻梁区缸盖上水孔通过鼻梁区斜水管与进气侧水套贯通。
进一步的,为消除在排气侧冷却液流动的迟滞区,在排气侧鼻梁区设置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取水口。
更进一步的,为了调整水套里冷却液的流向及流速,并且尽可能的降低汽缸体排气侧的温度,防止进排气侧温度差过大而导致的汽缸体热变型,所述的排气侧缸盖上水孔多于进气侧缸盖上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由于采用包括供水孔、鼻梁区处缸盖上水孔及单排直线斜水管,强化了排气侧鼻梁区的冷却。在排气侧冷却液流动的迟滞区设置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取水口,布置取水口与消除迟滞区一举两得。在水套的前端有水泵供水孔,有圆角较大的过渡区域连接水套与供水孔,减小冷却液的动能损失。水套后端通过结构的变化(增加圆柱筋)来优化冷却液的流动及合理分配各上水孔的流量比例。供水孔开在水套进气侧,排气侧缸盖上水孔多于进气侧缸盖上水孔,利用结构上的优势强度水套里水的流向及流速。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的优势是克服了高强化程度柴油机的水套结构的限制,不仅防止迟滞区出现,即防止气蚀现象的出现,而且冷却效果好,延长柴油机的寿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柴油机气缸体水套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横截面图。示意水套的横截面。
图4为图2的右视图,示意水套后端面。
图5为水套冷却液流动分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柴油机汽缸体水套结构,它包括设置在气缸体和气缸套之间由水套后端10、水套前端11、进气侧水套5和排气侧水套8合围成的环形缸体水套,所述的进气侧水套5上有水泵供水孔1、供水过渡区域2及一组进气侧缸盖上水孔3,所述的排气侧水套8上有一组排气侧缸盖上水孔6、一组排气侧鼻梁区9。在排气侧鼻梁区9设置鼻梁区缸盖上水孔7,所述的鼻梁区缸盖上水孔7通过鼻梁区斜水管4与进气侧水套5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绝对角度位置的感测系统
- 下一篇:散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