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进气软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3487.3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董钧如;王宏伟;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16L33/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软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是设计一种发动机进气软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发动机进气软管结构,在两端的连接处均须加装蜗杆卡箍,装配蜗杆卡箍的位置设置定位槽,装配要求蜗杆卡箍的轴心与定位槽的轴心重合,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和卡紧力;通常定位槽两边台阶较低,设置过高则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而且使蜗杆卡箍装配到进气软管上的难度加大,但在蜗杆卡箍的实际装配过程中,较低的定位槽台阶无法将蜗杆卡箍有效的限制在定位槽中,蜗杆卡箍常常压住定位槽台阶,使蜗杆卡箍轴心与软管轴心不重合,产生蜗杆卡箍定位不良的问题。目前,发动机进气软管在整车上的装配都是通过手工定位,定位槽不能有效限制住蜗杆卡箍在轴向方向的窜动,利用气动工具拧紧,由于生产节拍较快,工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准确的定位装配并不容易,特别在视线死区定位槽台阶被蜗杆卡箍压到也不易发现,而且气动工具的冲击力较大,拧紧过程中很容易使蜗杆卡箍偏离定位槽,压住定位槽台阶,导致装配不良,无法满足良好的密封和紧固要求。如果不能一次性的装配到位,操作人员不易察觉,发现问题后则需要调整返工,费时费力,返工率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蜗杆卡箍可以很好地被限制在定位槽中,且使蜗杆卡箍放置于进气软管的定位槽中时不易压住旁边台阶,装配准确快速,不容易出错的新型的进气软管结构。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的进气软管结构,包括进气软管,蜗杆卡箍,空气滤清器管接头,所述的进气软管结构上取消定位槽凹下的定位槽台阶,在所述的安装蜗杆卡箍的进气软管的与空气滤清器管接头的连接端头位置设置凸起的定位齿,所述的定位齿为沿进气软管一周设置多个的结构。
所述的定位齿分为定位齿I和定位齿II,所述的定位齿I设置在安装蜗杆卡箍的定位槽的一边的结构,所述的定位齿II设置在安装蜗杆卡箍的定位槽的另一边的结构。
所述的定位齿I和定位齿II均设置为沿进气软管一周均匀布置的结构,定位齿I和定位齿II的数量均在3-8个之间。
所述的定位齿II的壁厚设置为薄于定位齿I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一般进气软管的结构上做出改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进气软管结构在装配过程中,将蜗杆卡箍装配到进气软管上时的难度并未增加,可以更快捷的保证蜗杆卡箍能够很容易准确无误的装配到位;并且更容易发现装配蜗杆卡箍的错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中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和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2为进气软管接口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进气软管;2、定位齿I;3、蜗杆卡箍;4、空气滤清器管接头;5、定位齿II;6、定位齿;7、定位槽;8、定位槽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的进气软管结构,包括进气软管1,蜗杆卡箍3,空气滤清器管接头4,所述的进气软管结构上取消定位槽7凹下的定位槽台阶8,在所述的安装蜗杆卡箍3的进气软管1的与空气滤清器管接头4的连接端头位置设置凸起的定位齿6,所述的定位齿6为沿进气软管1一周设置多个的结构。
所述的定位齿6分为定位齿I2和定位齿II5,所述的定位齿I2设置在安装蜗杆卡箍3的定位槽7的一边的结构,所述的定位齿II5设置在安装蜗杆卡箍3的定位槽7的另一边的结构。
所述的定位齿I 2和定位齿II5均设置为沿进气软管1一周均匀布置的结构,定位齿I2和定位齿II5的数量均在3-8个之间。
所述的定位齿II5的壁厚设置为薄于定位齿I2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及原理如下:
在装配过程中,首先将蜗杆卡箍3装配到进气软管1上,此时蜗杆卡箍3未拧紧,但位置已经被限制在定位齿I2和定位齿II5之间的定位槽7中,然后将进气软管1装配到空气滤清器管接头4上,用气动工具将蜗杆卡箍3拧紧即可,由于定位齿还具有一定的装配导向作用,所以蜗杆卡箍可以很轻易的实现正确装配。
在进气软管1与节流阀体的连接端定位齿原理及蜗杆卡箍3的装配操作与上述方法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
- 下一篇: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