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叠式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6607.3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5/00;H01F41/04;H05K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线圈 | ||
1.一种堆叠式线圈,由多片铺设导线图案的基板堆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线圈包括:
至少一内层基板(2),所述内层基板(2)分别在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设置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线图案(22)与第二导线图案(23),且所述第一导线图案(22)与第二导线图案(23)设有至少一电接点(222、232);
一设置于所述内层基板(2)上的上层基板(1),所述上层基板具有一铺设第三导线图案(12)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导线图案(12)设有与相邻内层基板(2)上的第一导线图案(22)的电接点(222)电性连接的至少一电接点(122),且所述第三导线图案(12)具有至少一外部连接端点(121);
一设置于所述内层基板(2)下的下层基板(3),所述下层基板具有一铺设第四导线图案(32)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导线图案(32)设有与相邻内层基板(2)上的第二导线图案(23)的电接点(232)电性连接的至少一电接点(322),且所述第四导线图案(32)具有至少一外部连接端点(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图案(22)与第二导线图案(23)还设置有第二端点(221、231),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图案(22)的第二端点(221)与所述第二导线图案(23)的第二端点(23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当多片内层基板(2)堆叠时,所述内层基板(2)的电接点(222、232)与相邻内层基板(2)的电接点(232、222)电性连接,且其中最上层与最下层内层基板(2)的电接点(222、232)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线图案(12)、第四导线图案(32)的电接点(122、32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基板(2)设有一贯孔(24),且所述贯孔(24)中具有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导线图案(22、23)的第二端点(221、231)的导电填充物(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填充物(25)为一金属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内层基板(2)由一治具(6)固定,其中,所述治具(6)设有多个夹槽,每一夹槽内具有一夹住一片内层基板(2)的导电夹片(60),且所述导电夹片(6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导线图案(22、23)的第二端点(221、23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两内层基板(2)之间具有一绝缘层(4),而所述绝缘层(4)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电性连接两内层基板(2)的电接点(222、232)的导电层(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51)为经过热处理而填充于所述绝缘层(4)缺口的锡珠(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线图案(12)与所述第四导线图案(32)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线图案(12)与所述第四导线图案(32)相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基板(1)、内层基板(2)以及下层基板(3)各设有一预留给一铁芯穿过的开口(11、2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6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部分的裸电防护罩
- 下一篇:LE型组合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