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1433.X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徐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B60G11/1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张向飞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扭力 后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的悬架后桥装置,特别是一种安装有弹簧托盘的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越来越快,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汽车上的悬架后桥装置是汽车上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汽车悬架后桥装置包括扭力梁和与扭力梁连接的拖臂,现有的扭力梁多数为焊接而成,其模具的投入大,焊接的工艺过程复杂,生产的成本比较大,而且整个后桥乃至整车的重量都较大。
目前,在汽车的诸多后桥悬架类型中,高档轿车上多采用的是成本较高,占用空间较大的主动或半主动悬架来进行车身姿势调整,而对于讲究经济实用的大多数中低档汽车来说,其后桥悬架装置上多采用的为被动悬架结构,被动悬架结构中的螺旋弹簧都是安装在固定的弹簧托盘上,而弹簧托盘再安装在汽车后桥上。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车辆必定会震动,因而在保证车辆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又要保证弹簧托盘与汽车后桥的连接强度,对于弹簧托盘的固定方式就有了严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质量轻便、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包括扭力梁和与其端部连接的拖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力梁具有U形的截面,所述的拖臂为圆形管臂,拖臂与扭力梁端部的连接处上搭接有弹簧托盘,弹簧托盘固定于扭力梁中U形开口反向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扭力梁为钢板一体冲压而成具有U形的截面的扭力梁,其具有尺寸精度高,稳定性强,重量轻便的特点,可以实现了整车的轻量化;同时由于该扭力梁为一体成型的,减少了零件数和焊接量,减少了模具的投入,相对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中,所述的扭力梁的U形开口方向为水平朝向车前开口。由于弹簧托盘设置在整车的后部,如果将U形的开口方向朝向车后或者朝下,弹簧托盘与扭力梁的搭接就会存在不方便或者不牢固的缺点。本技术方案将U形开口朝前可以使弹簧托盘与扭力梁的U形底部充分接触,可有效的避免上述缺陷。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中,所述的与拖臂相连接的扭力梁的端部上制有与拖臂的表面弧度相同的圆弧槽。两者的弧度相同,可以使得扭力梁与拖臂更加的贴合,其焊接精度高,可以有效的增强焊接强度和增加牢固性。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中,所述的扭力梁的U形底部的背面制为圆弧面,所述的弹簧托盘上制有与扭力梁的U形底部的背面固接的扭力梁搭接片,其与扭力梁固接的连接部位制为圆弧状,该圆弧的弧度与扭力梁的U形底部的背面的弧度相同。圆弧状的搭接片可以与扭力梁的U形底部的背面充分贴合,其焊接精度高,可以有效的增强焊接强度和增加牢固性。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中,所述的弹簧托盘上制有与拖臂固接的拖臂搭接片,其与拖臂相连接部位制为圆弧状,该圆弧的弧度与拖臂的表面弧度相同。圆弧状的搭接片可以与圆形的拖臂充分贴合,焊接精度高,可以增强焊接强度和增加牢固性。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中,所述的弹簧托盘上制有与扭力梁固接的辅助搭接片。该辅助搭接片可以提供额外的连接强度,保证了整个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中,所述的拖臂为左右对称的一对拖臂,分别与扭力梁的两端连接。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中,所述的弹簧托盘为左右对称的一对托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采用钢板一体冲压成型的扭力梁主体结构,在保证扭力梁的强度前提下,又使得质量轻便,制造工艺简单,从而减少了生产的工序以及成本。弹簧托盘的搭接片的圆弧状设计保证了其与扭力梁以及拖臂的充分接触,经过CAE应力分析,弹簧托盘与扭力梁处的搭接处均未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满足了焊接强度要求。因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即使在后桥悬架跳动的时候,也能够保证扭力梁扭转时和弹簧托盘搭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扭力梁的U形截面示意图。
图中,1、扭力梁;2、拖臂;3、弹簧托盘;3a、扭力梁搭接片;3b、拖臂搭接片;3c、辅助搭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TEM小室辐射发射测试转台及装置
- 下一篇:大型船舶舵叶与舵杆卧式拂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