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快速制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6899.9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明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9/02;F25B31/00;F25B43/00;F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宝利 |
地址: | 40237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快速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客室或货室专用冷却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快速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装置本来已经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人们出游时的一种享受,更是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温环境会让人感觉非常不舒适,而且会导致人们对交通状况的判断反应速度变慢。而反应能力的变差必然导致事故率的上升。
汽车暴晒在太阳下,车内温度会迅速上升。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封闭的轿车内部就象一个密闭的温室,温度可以在15分钟内达到65℃!即使是环境温度在较为宜人的25℃左右时,暴露在阳光下的汽车其内部温度在一个小时以内也可以上升到50℃左右。这样,车主在阳光下停车一段时间后都将不可避免地面对车内的高温。车内人员要忍受长达数分钟的高温,不到几分钟就已大汗淋漓。
现在市面上已有的快速制冷喷剂,是用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制成,在高温的车内喷撒,虽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快速降温效果,但会造成异味,而二氧化碳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并且,由于容量限制,以瓶用一两次就没了,长期使用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存储冷量的方式实现瞬间大功率制冷即可对车内进行快速制冷的车载快速制冷装置,它是利用小功率长时间收集,存储制冷量,在需要制冷时迅速释放冷量制冷,具有瞬间制冷功率大,连续驱动功率小,高效节能,制冷速度快,可无限制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弥补现有技术的缺点。
车载快速制冷装置,包括系统控制器、冷风风扇、制冷蒸发器、空气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扇、电磁阀,单向阀、气体制冷剂收集缸、液态制冷剂存储缸;系统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冷风风扇电连接;蒸发器对应的布置在冷风风扇的一旁,蒸发器出气口与气态制冷剂收集缸进气口连接,气态制冷剂收集缸与液态制冷剂存储缸是同轴对顶活塞联动结构,在气态制冷剂存集缸的出气口与冷凝器进气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制冷压缩机,该压缩机与汽车发动机连接,冷凝风扇对应的设置在冷凝器的一旁,冷凝器的出液口分成两条支路,一条连接单向阀后再连接液态制冷剂存储缸的进液口,另一条连接蒸发器进液口,液态制冷剂存储缸的出液口连接一个电磁阀,接着再连接蒸发器的进液口。
所述气体制冷剂收集缸的容积是液态制冷剂存储器容积的2.8到8倍。
所述气态制冷剂收集缸上设置有一个活塞到位检测8。
所述单向阀与液态制冷剂存储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液压探测探头。
所述系统控制器10上设置有温度探测探头。
所述系统控制器10上设置遥控接收天线。
车载快速制冷装置,包括系统控制器、冷风风扇、制冷蒸发器、空气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扇、电磁阀,单向阀、气体制冷剂收集缸、液态制冷剂存储缸、太阳能电池板、可充电电池、空气动力缸、排气电磁阀;系统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冷风风扇、空气压缩机、排气电磁阀、可充电电池电连接;蒸发器对应的布置在冷风风扇的一旁,蒸发器出气口与气态制冷剂收集缸进气口连接,气态制冷剂收集缸、液态制冷剂存储缸、空气动力缸是活塞共轴连在一起,液态制冷剂存储缸、空气动力缸设置在气态制冷剂收集缸内,气态制冷剂收集缸出气口与冷凝器进气口连接,液态制冷剂存储缸进液口与冷凝器出液口连接,液态制冷剂存储缸出液口与电磁阀连接后再连接蒸发器液体流入口,空气动力缸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出气口与排气电磁阀连接;冷凝风扇对应的设置在冷凝器的一旁。
所述气态制冷剂收集缸上设置有一个活塞到位检测。
所述单向阀与液态制冷剂存储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液压探测探头。
所述系统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探测探头及遥控接收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互顶双缸结构存储液态制冷剂和制冷后的气态制冷剂,具有节能和更好的制冷效果。互顶双缸可以抵消很大一部分制冷剂压力,在完成相同冷媒液体压缩的工作中,压缩机只需要克服两缸压力差做功,而不需要对整个制冷剂压缩做功,这样,在产生相同的液态制冷剂时,消耗的能量远小于普通压缩机所需要的能量。在制冷过程中,由于制冷剂蒸发制冷后产生的制冷剂气体存储在大的气缸中,在压强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大缸的压力大于小缸的压力,使制液态冷剂能够很彻底的发挥制冷作用并且在整过快速制冷过程中的速度和均匀性也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明,未经宋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6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