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7835.0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广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广祯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52;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浮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和膜分离领域,特别是水净化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膜过滤加强絮凝沉淀效率的水处理装置,在处理含油废水时还可以复合气浮功能。可以将这种结合了絮凝、沉淀、气浮和膜过滤的水处理装置称为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MEAS(Membrane Enhanced Air-flotation andSettling Device)。
技术背景
絮凝沉淀池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于含有细微悬浮物和胶体污染物的废水,絮凝沉淀更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但是传统的絮凝沉淀池需要絮体逐渐生长达到“成熟”而发生沉降的时间较长,设备占地面积大,用药量也较大。
气浮水处理技术同样在处理细小细微悬浮物、胶体和油类污染物方面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特别是在含油废水的处理方面更是具有优势。然而气浮水处理法也存在絮体生长达到“成熟”的时间长和絮体上浮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在絮凝沉淀和气浮技术中都有可能利用絮凝污泥本身吸附水中的细微悬浮物和胶体污染物,这样即可以减低絮体生长时间,也可以节约絮凝剂的用量。但是污泥回流和混合需要耗费较多能量,同时过多的污泥含量带来污泥分离方面的困难。
在絮凝沉淀和气浮技术中絮体生长成熟并上浮或沉降的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基本等同。
超滤或微滤膜过滤可以截留几乎所有的悬浮物,分离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是传统沉淀池或气浮池的几十分之一。但是超滤或微膜过滤本身的除磷或除油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絮凝沉淀及气浮技术中用药量大、停留时间长的技术问题将膜过滤与絮凝沉淀和气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包括一个沉淀池,至少一个给水管路,至少一个沉淀排泥管,一个溢流水位平衡装置,至少一个浸没式膜组件,至少一组曝气装置,至少一个围绕膜组件的导流桶;其中膜组件安装在沉淀池的中部,曝气装置安装在膜组件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气浮排污槽。
其中膜过滤截留原水中的所有悬浮物,使这些悬浮物在气提作用下在导流桶内随水流向上流,在导流桶外随水流向下流,反复循环直至与其它悬浮物、絮凝剂或气泡结合形成沉淀或气浮絮体被分别排出。本实用新型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通过膜过滤实现了悬浮物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膜加强的气提沉淀装置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100包括一个沉淀池110,至少一个给水管路120,至少一个沉淀排泥管130,一个溢流水位平衡装置140,至少一个浸没式膜组件210,至少一组曝气装置310,至少一个围绕膜组件210的导流桶410;其中膜组件210安装在沉淀池110的中部,其中曝气装置310安装在膜组件210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气浮排污槽150。
本实用新型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絮凝剂添加装置710,至少一个絮凝剂混合装置720,至少一个给水泵610和给水泵回流管路620,至少一个产水泵810,至少一个反洗水泵910及相关自动控制装置。
所述沉淀装置110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的一种。
所述导流桶410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的一种。
所述导流桶410上设置导流桶溢流孔440,导流桶溢流孔440的位置在沉淀池110水位正负500毫米以内,导流桶溢流孔440过高影响气提循环水流量,导流桶溢流孔440过低不利于利用气流将气浮悬浮物推向位于沉淀池110边缘的排污槽150。
所述导流桶410下端位于曝气装置310曝气面正负500毫米以内,导流桶下沿过高影响气体在导流桶内的均匀性,导流桶下沿过低将影响沉淀池110下部稳流沉淀效果。
所述气浮排污槽150上沿位于沉淀池110水位以上10-50毫米。该排污槽过低会使较大量的水随气浮泥流出,该排污槽过高不利于气浮泥的排出。
所述膜组件210上端位于沉淀池110水位以下0-1000毫米。膜组件以上水位可以作为跨膜推动力被利用,但是这一水位差过高会增加设备投资和维修困难。
所述膜组件210下端距沉淀池110底部500-2000毫米,这一距离过短不利于絮凝体沉淀,而这一距离过大会增加设备投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广祯,未经孟广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圆盘阀
- 下一篇:用于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阀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