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携式溢油回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5631.1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戌;张德文;任良成;贾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系统机电工程设计所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携式 溢油 回收 | ||
1.一种船携式溢油回收机,主要由撇油器、后浮体、导油臂、液压缸和液压泵站组成,作业时靠船舶拖动回收溢油,其特征是:导油臂为刚性导油臂,导油臂开合角度可在液压缸驱动下自动调节,撇油器为动态斜面式撇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携式溢油回收机,其特征是:刚性导油臂与后浮体铰接,液压缸的缸套端固定在后浮体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固定在刚性导油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携式溢油回收机,其特征是:刚性导油臂为箱型薄板焊接结构,刚性导油臂前端向收油机内侧弯曲,前端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其余部分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整个刚性导油臂沿高度方向横截面形状相同,内部焊接有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携式溢油回收机,其特征是:刚性导油臂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两导油臂夹角为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携式溢油回收机,其特征是:刚性导油臂处于完全张开状态时,两导油臂夹角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系统机电工程设计所,未经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系统机电工程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56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